王振泰醫師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 - fma.org.tŽ‹振泰.pdf ·...

30
王振泰醫師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

Transcript of 王振泰醫師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 - fma.org.tŽ‹振泰.pdf ·...

  • 王振泰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

  • 引起大眾注意的超級細菌

    http://www.peopo.org/ngoview/resource/2293/download/86229http://www.peopo.org/ngoview/resource/2293/download/86230http://www.peopo.org/ngoview/resource/2293/download/86231http://www.peopo.org/ngoview/resource/2293/download/86232

  • 為何稱做超級細菌?

    具有多重抗藥性

    對多種不同作用機轉的抗生素無效

    能夠引起人類的感染症

    能夠用來治療的藥物有限

  • 人與細菌間的戰爭

  • 在抗生素與公衛意識之前

  • 亞歷山大夫來明發現盤尼西林

  • 抗生素的發展:蓬勃與限制

  • 抗生素的發展:蓬勃與限制

  • 目前臨床上重要的抗生素

    對付革蘭氏陰性菌:

    乙內醯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

    盤尼西林(penicillin)類

    頭芽孢菌素(cephalosporin)類

    碳青黴烯(carbapenem)類

    氟化奎林酮(fluoroquinolone)類抗生素

    對付革蘭氏陽性菌:

    糖肽(glycopeptide)類抗生素

    在沒有抗藥性情況下,氟化奎林酮、乙內醯胺 類抗生素

  • 為何出現細菌抗藥性

    某一些細菌,天生即存在可以對某一類或

    某些類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基因

    在演化的過程中,累積突變而產生抗藥性

    自已有抗藥性的細菌中,得到抗藥性基因

  • 接合Conjugation 轉形Transformation

    轉導Transduction

  • 抗生素對抗藥性產生與散播的影

    就像達爾文的演化論一樣:

    天擇與人擇

    抗生素的選擇壓力

    在過度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有利於抗藥性細菌

    的生存與散播

    一旦某種抗藥性細菌增加到某一種程度,又會使

    得細菌間抗藥性基因的交換頻率增加

    新的抗藥性細菌產生

  • 目前最重要的超級抗藥性細菌

    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 Enterococcus )

    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cus aureus)

    困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碳青黴烯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碳青黴烯抗藥性腸道菌

    (Enterobacteriaceae)ESCAPE: Bad Bugs, No Drugs

  • 台灣地區重要的超級細菌

    http://www.peopo.org/ngoview/resource/2293/download/86232

  • NDM‐1腸道菌與碳青黴烯抗藥性鮑

    氏不動桿菌

    均為分泌碳青黴烯酶,可以同時水解幾乎所有 的乙内醯胺類抗生素

    前者位於質體(plasmid)上,是後天得來的;後者 位於染色體上,是與生俱來的。

    對於其他類抗生素也多具抗藥性

    有效抗生素只剩

    克痢黴素(colistin),老虎黴素(tigecycline)

    前者台灣地區仍只有極少數案例,即使計算所 有的碳青黴烯抗藥性腸道菌,盛行率也不高

    後者則為台灣地區目前極為嚴重的問題

  • 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

    自外來環境獲得一段抗藥性基因,以致對 萬古黴素產生抗藥性

    治療上極為困難

    達梭黴素(daptomycin),采福適(linezolid), 與老虎黴素

    可將抗藥性基因傳給其它革蘭氏陽性菌

    傳給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使之成為 萬古黴素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為台灣地區近年來快速增加的超級細菌

  • 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

    自其它細菌獲得一段抗藥性基因,致使對 所有的乙内醯胺類抗生素均具抗藥性

    傳統上只有糖肽類抗生素,如萬古黴素 (vancomycin)或得時高(teicoplanin)有效

    目前尚有達梭黴素,采福適,老虎黴素可用

    所有治療藥物都有其限制與缺點

    臨床上處理極為困難

    台灣地區在1990年代快速增加,近幾年則 有略微減少的趨勢

  • Data source: TNIS Surveillance Report

  • Data source: TNIS Surveillance Report

  • Data source: TNIS Surveillance Report

  • Data source: TNIS Surveillance Report

  • Data source: TNIS Surveillance Report

  • 如何減少抗藥性超級細菌的增加

    謹慎的使用抗生素,盡量減少選擇壓力

    該用才用,正確的劑量、療程

    減少廣效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異質性

    減少人們罹患細菌感染的機會:疫苗、營養、 謹慎使用免疫抑制療法

    由於抗藥性細菌最容易在醫療環境中散 播,在醫療院所內應遵守各項針對抗藥性

    細菌的感染管制措施

    接觸傳染的隔離防護措施

  • 標準防護 (Standard precautions)

    洗手

    接觸病患體液、血液、排泄物或污染衣物前後需洗手

    手套移除後馬上洗手

    使用一般肥皂洗手即可

    如有院內抗藥菌流行時,可使用抗菌性肥皂洗手

    手套

    接觸病患及其體液時須戴手套

    手套在照顧病患後需立刻移除

    口罩/面罩/護目鏡

    口鼻黏膜可能接觸病患體液時(如CPR)需佩戴

    隔離衣、被單

    環境消毒

  • 洗手標準程序

    手沾濕

    取洗手液

    雙手搓揉

    (注意指尖、

    指縫)

    搓揉起泡

    10-15秒

    沖淨後擦乾

    執行治療

    接觸病人

    前後

    一般洗手用清潔劑侵入性治療時用消毒劑

  • 接觸傳染之病原

    抗藥性細菌

    MRSA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V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MDRAB (multiple‐drug‐resistant A. baumannii)

    血液黏膜傳染病原

    HBV (B型肝炎病毒)

    HCV (C型肝炎病毒)

    HIV (愛滋病毒)

    糞口傳染病原

    Salmonella typhi

    (傷寒)

    Cholera (霍亂)

  • 接觸傳染之隔離防護

    標準防護病患安置同飛沫傳染隔離洗手及戴手套

    可帶一般手套

    照顧前後以消毒液、酒精性乾洗手液洗手

    隔離衣(不可重複使用)病患照顧器具(包括血壓計等):同一個病患使用

    一組,避免器械交叉使用減少病患活動及訪客環境消毒

  • 酒精性乾洗手液的限制

    不可以有明顯的髒污

    要先清潔,才能消毒!

    Clostridium difficile

    Bacillus spp.

    Enterovirus

  • No Action Today,No Cure Tomorrow

    投影片編號 1引起大眾注意的超級細菌為何稱做超級細菌?人與細菌間的戰爭在抗生素與公衛意識之前亞歷山大夫來明發現盤尼西林抗生素的發展:蓬勃與限制抗生素的發展:蓬勃與限制目前臨床上重要的抗生素為何出現細菌抗藥性投影片編號 11抗生素對抗藥性產生與散播的影響目前最重要的超級抗藥性細菌台灣地區重要的超級細菌NDM-1腸道菌與碳青黴烯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投影片編號 18投影片編號 19投影片編號 20投影片編號 21投影片編號 22如何減少抗藥性超級細菌的增加投影片編號 24標準防護 (Standard precautions)投影片編號 26接觸傳染之病原接觸傳染之隔離防護酒精性乾洗手液的限制投影片編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