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17
:代 传承是家族企 的关 。然 ,二代 承人往往因为权威合法性 临着“少主 以服众 的尴尬局 ,本文从权威理 和比 期望理 出发分析二代 任的权威合法性 去主 关注家族企 传承什么 和如何传承的 , 向对代 传承 合创 的关系及其微 机理的研 。本文的基本 是,二代 是简单地 承父 ,是“另创 入其他 域, 合创 是其 权威合法性 以及比 期望 利环境时,构建个 人权威和显示其 力合法性的战略 择。同时,制度环境作为改变比 期望的参 框架,也 会影响二代 合创 的倾向。 模型将家族传承、权威合法性 合创 有机地 来,拓展和深化了家族企 传承的研 用我国 市家族企 的数据,本文分析检 , 出了 健性 好的实 支持,对我国家族企 代传承 合创 的关系 出了 个制度情境依 :家族企 合创 二代 权威合法性 制度环境 的提出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 来 私营 业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逐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 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 速增长其在国民总产值、就业、出口、税收 方面已占有不可或缺的 重要地位。这其中 多是家族控制的 业。近年来 随着 创业者逐渐年近花甲 全 国性的家族 业“接班”时 已经到来 《中国家族 业发展报告》 2011 。能否顺利 承是 到成千上万家族 业生死存亡的 从整体上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范博 宏、 新莉 2012 。《福布斯中文版》 2013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 在 股上市的 711 家族 业中 36.4%业有一 同时 职的现象。其中 16.99%业已由 并且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 接班的步 正逐渐加快。 然而 来自世界各地 量的经 表明 继承之路常常是荆棘密布的。一方面 虽然 年轻的一辈往往比父辈有更 的学历和国际视野 但自身的权 合法性不足面临着“少主 ”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一 创业者已经打下 自己的“一片江山”创下的业绩 和荣誉成为 在短期内难 超越的比较期望参照点。在接班的过程中 如何克服自 身合法性不足和组织内比较期望过 的不利影响 树立其权 合法性 这是一个在理论和 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组合创业理论 Siegeretal.2011 为家族 继承研究提供 指引 作为家族 业新进入者 在面对合法性不足的情况下 一个可能的创业战略不是在父辈创业的 统领域继 续经营 守业 而更可能是在家族 业的冲突或支持下寻求新的出路。所谓冲突主要来自 与一 创业者在 值观和经营理念 方面存在的认知差异和行为分歧 而 要寻求超越父 辈的领域创业同样需要家族在资源和情感上的支持。但无论如何 这种超越一 创业者的 传承 是另创 地? * —家族企业二代 承的权威合法性建构 李新春 李炜文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1232009 、面上项目 7117216771372155 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1202095 的资助。本文在 十届创业与家族 业国际研讨 2014 上获得茅理翔学术论文奖一 奖 感谢 专家给 的点评和意见。文责自负。韩剑为本文通讯作者。 还是另 领地 工商管理理 - - 110

Transcript of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Page 1: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摘要: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然而,二代继承人往往因为权威合法性

不足面临着“少主难以服众”的尴尬局面。针对上述现象,本文从权威理论和比较期望理论

出发分析二代继任的权威合法性不足的问题。这一研究从过去主要关注家族企业传承什么

和如何传承的问题,转向对代际传承与组合创业的关系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本文的基本

假设是,二代继承者一个可能的选择不是简单地继承父业,而是“另创领地”进入其他行业或

领域,这一组合创业是其面对自身权威合法性不足以及比较期望过高的不利环境时,构建个

人权威和显示其能力合法性的战略选择。同时,制度环境作为改变比较期望的参考框架,也

会影响二代进行组合创业的倾向。这一研究模型将家族传承、权威合法性与组合创业理论

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家族企业代际创业与传承的研究。运用我国上市家族企业

的数据,本文分析检验了上述理论命题,给出了稳健性较好的实证支持,对我国家族企业二

代传承与组合创业的关系给出了一个制度情境依赖的解释。

关键词:家族企业 组合创业 二代继任 权威合法性 制度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私营企业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逐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

合法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其在国民总产值、就业、出口、税收等方面已占有不可或缺的

重要地位。这其中,大多是家族控制的企业。近年来,随着第一代创业者逐渐年近花甲,全

国性的家族企业“接班”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2011)。能否顺利传承是

关系到成千上万家族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也会从整体上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范博

宏、马新莉,2012)。《福布斯(中文版)》2013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A股上市的 711个

家族企业中,36.4%的企业有一二代①同时任职的现象。其中,16.99%的企业已由二代接管,

并且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二代接班的步伐正逐渐加快。

然而,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的经验表明,二代继承之路常常是荆棘密布的。一方面,虽然

年轻的一辈往往比父辈有更高的学历和国际视野,但自身的权威合法性不足,面临着“少主

难以服众”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一代创业者已经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创下的业绩

和荣誉成为二代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比较期望参照点。在接班的过程中,二代如何克服自

身合法性不足和组织内比较期望过高的不利影响,树立其权威合法性?这是一个在理论和

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组合创业理论(Sieger et al.,2011)为家族企业二代继承研究提供了指引:二代作为家族企

业新进入者,在面对合法性不足的情况下,一个可能的创业战略不是在父辈创业的传统领域继

续经营(守业),而更可能是在家族企业的冲突或支持下寻求新的出路。所谓冲突主要来自于

与一代创业者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的认知差异和行为分歧,而二代要寻求超越父

辈的领域创业同样需要家族在资源和情感上的支持。但无论如何,这种超越一代创业者的传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家族企业二代继承的权威合法性建构

□李新春 韩 剑 李炜文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2009)、面上项目(71172167、71372155)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202095)的资助。本文在第十届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2014)上获得茅理翔学术论文奖一等奖,感谢与会专家给予的点评和意见。文责自负。韩剑为本文通讯作者。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10

Page 2: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统疆界而进入新领域的组合创业可能成为二代继任

者解决新进入家族企业合法性不足的重要创业战

略。同时,还因为在新的领域,二代继任者可以避开

与一代创业者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上的冲突。实际

上,一代创业者因为对创业企业有着情感依赖,即便

在交接班后仍然迟迟不肯放权。《中国家族企业发展

报告(2011)》的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企业主,仍有

三成活跃在经营的第一线。我们对上市家族企业的

统计分析数据也表明,家族企业二代组合创业占有

相当的比重(22.5%)。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跨代创业是解决家

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路径(Habbershon et al.,2010;Rogoff and Heck,2003)。在家族企业二代继

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跨代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发

扬光大,“持续创业”而非“守业”成为家族企业跨代

成长的基本战略(李新春等,2008)。关于跨代创业

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家族涉入、资源观、创业导向和

演进理论等视角(Habbershon et al.,2010;Zellwegeret al.,2010),一方面将家族作为一种制度,讨论创

业家族的资源和能力如何影响创业过程和产出

(Plate et al.,2010;Sieger et al.,2011);另一方面讨

论家族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与非家族企业在创业行

为和创业绩效上存在的差异(Nordqvist and Melin,2010;Nordqvist et al.,2013)。但目前的研究没有关

注到家族跨代成长过程中二代如何创业的问题。

本文正是从“另创领地”这一组合创业视角探讨家

族二代如何创业,这一研究将传承与跨代组合创业

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了关于家族企业跨代传

承与创业的研究。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第一,从权威合法性理

论以及比较期望理论来讨论二代在接班过程中面临

权威合法性不足的问题。提出组织内部的认同直接

决定了领导权威合法性的基础,而一代创业者牢固

的权威合法性构成了对二代进入家族企业的比较期

望参考点,使得二代在接班的过程中难以短期在父

辈建立的传统领域内树立个人权威。第二,关注家

族企业二代的组合创业现象和组合创业动机,提出

二代权威合法性不足和对其过高的比较期望促进了

二代进行组合创业,组合创业是二代在接班过程中

树立自身权威的一个合理策略。第三,验证了制度

环境对家族组合创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

环境间接地作为确立比较期望参考点的心理基础而

成为调节二代是否组合创业的关键要素。

二、理论与假设

(一)家族企业组合创业

组合创业通常指创业者同时创立、拥有、管理

和 控 制 几 家 公 司(Carter and Ram,2003;Mc⁃Gaughey,2007)。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

体中,这种现象都十分普遍。根据 Rosa 和 Scott(1999)的估计,在全部创业者中,20%的人至少拥

有两家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这个比例在有限

责任公司中可能达到 80%。同样,Westhead 和

Wright(1998)在对英国各个行业共 621家新创企业

的研究中也发现,12%的企业由组合创业者拥有。

并且,研究表明,由组合创业者控制的企业相较于

其他企业有更高的存活率(Rosa and Scott,1999;Westhead and Wright,1998)。

组合创业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经济特征”(Cart⁃er and Ram,2003),但是传统的以企业作为分析单

位的研究大大低估了这种创业形式的普遍程度

(Scott and Rosa,1996),因为在以单个企业为单位进

行分析的时候,许多财富创造的过程被掩盖和忽视

了。所以有学者建议,将创业者个人作为新的分析

单位,将注意力集中于创业者的活动(MacMillan,1986),这样有利于提供一幅更精确的创业活动画面

(Westhead and Wright,1999)。然而,在家族企业

中,由于企业、家族和创业者 3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依

赖,有着频繁而复杂的互动(Dyer and Handler,1994),将分析单位从创业者个人转移到创业家族能

够避免在个人层面上的误导,也更能体现出家庭在

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Carter and Ram,2003;Wheelock and Susan,1998)。本文借鉴了国外文献

以家族为单位来研究组合创业的思想,关注二代继

承对家族组合创业的影响,这种视角的转变超越了

单个创业者或单个公司的多元化战略逻辑(Siegeret al.,2011)。

家族企业组合策略和组合创业方式的选择会受

到家族因素的影响(Carter and Ram,2003)。不同于

大企业的业务多元化,家族企业的组合创业更多考

虑创业者和创业家族的驱动因素(Plate et al.,2010)。一方面,当企业核心业务面临不利的市场环

境时,家族通过组合创业获得替代收入,保持家族企

业的持续发展(Carter and Ram,2003)。并且,随着

家族成员进入企业,企业采用组合创业的方式,将公

司业务拆分以满足家族创业者对企业经营自主权和

-- 111

Page 3: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控制权的期望,并为更多的家族成员提供就业保障

和发展机会(Carter,2004)。另一方面,代际涉入也

是推动家族企业创业的重要因素,二代进入家族企

业往往会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创业(Kellermanns etal.,2008),因为一代创业者的权威主义、不喜欢分享

权力(Donckels and Fröhlich,1991)以及战略保守,常

使得二代更迫切地期望个人独立和证明自我价值,

从而进行自主创业(Sharma et al.,1997)。

此外,组合创业也是解决家族传承冲突和继承

人培养问题的合理选择。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

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关注家族领导在代际之间的

延续(Le Breton-Miller et al.,2004),代际权杖交接

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权威的改变、适应和巩固(Os⁃nes,2011),而代际传承引起的权威失落是家族企

业传承失败的重要原因(陈凌、应丽芬,2003;杨学

儒等,2009)。有些精明的创始人会在卸任过程中

根据其子女的数量和他们各自的禀赋,让他们在核

心业务之外去创办新企业,以避免不必要的家族冲

突和内讧(Bertrand et al.,2008)。

(二)继任者权威合法性不足与组合创业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经典理论,权力是一个人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另外一个人行为之上的一种

强制力,而权威则来自人们发自内心的自愿服从

(马克斯·韦伯,1997)。他进一步将组织权威合法

性的来源分为三类:一种是来源于制定为章程的理

性规则体系中的法理性权威;第二种是基于传统、

惯例或一贯的信念之上的传统型权威;第三种是基

于个人所具有的非凡品质之上的魅力型权威。其

中,第一种权威是从制度和章程中派生出来的,而

后两种则建筑在个人权威之上(Eglene et al.,2007;马克斯·韦伯,1997)。之后,巴纳德(1997)从组织

中信息交流的角度解释了基于制度的职位权威和

基于个人才能的领导权威的结合。他认为,组织中

的权威体系是一种信息交流体系,通过命令的下达

和被接受使得组织协调运作。有利的职位地位会

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和广阔的视野;而突出的个人才

能确保了信息能够被准确地理解和传达,所以组织

中成员对权威的认同源于职位权威和领导者个人

权威的结合。而随着工作逐渐细分专业化加强,知

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经验、知识和专业技能

带来的权威——能力权威也成为不可或缺的权威

合法性来源(Eglene et al.,2007;Peabody,1962),因

为领导的才干及其获得信任的能力可以提高管理

者工作中的影响力(Mintzberg et al.,1996)。这种来

自下级的接受和认同构成了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巴

纳德,1997),即当权力实施得到主流规范的支持

时,权力才会逐渐被合法化为权威(Scott,1975)。

Peabody(1962)对权威的类型和合法性来源进

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类,归纳出下面 4种:一方面是

具有强制性的正式权威,包括法定权威和职位权

威;另一方面,是使组织成员自愿服从和主动追随

的职能权威,包括能力权威和个人权威。同时,Pea⁃body还进一步证实了后两种职能权威的重要性,类

似巴纳德的观点,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能够加强领

导者的职位权威,而当领导者不具备这两种职能权

威的时候,职位权威的合法性也将逐渐丧失。

在家族企业中,二代作为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

人,具有合法的身份地位,但这不意味着其具有被

组织认可的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家族企业由家

族和企业两个重叠的系统构成,这两个系统各有自

己的标准和成员身份准则(Beckhard and Dyer,1983;Dyer and Handler,1994)。此时,二代在接班

过程中想要建立自身的个人权威,就需要面对来自

两方面的权威挑战,其中一方面是家族成员的权

威,另外一方面则是企业创业元老的权威。

家族成员的涉入是家族企业区别于其他私营企

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Zellweger,2007;杨学儒、李新

春,2009)。作为关系契约与要素契约的结合体,家

族企业主要借助家长权威、差序格局、尊卑有序等家

族伦理来协调关系(Redding,1990),并通过这种差

序化的权威来完成各种资源配置(李新春,2001)。

在这个权威体系中,家长位于权威的顶点,其他成员

根据辈分、年龄、亲缘关系等决定自己的位置。

在华人家族企业中,创业者通常也是一家之

主,具有较高的个人权威,而二代继承者通常不具

备家长身份。这种个人权威与职位权威的不一致,

常常给二代接手企业带来困难,使得经营管理受到

家族的牵制,这在二代继承者与权威更高的长辈产

生意见分歧时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关于“领地

表 1 权威的类型和合法性来源

权威类型

正式权威(具有强制性)

职能权威(组织成员自愿服从)

权威类型

法定权威

职位权威

个人权威

能力权威

合法性来源

法律

组织的正式职位和角色

传统、声望、资历、个人魅力、与下属的融洽关系等

经验、知识、专业技能注:Peabody,R. L.,1962,“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Author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 6,No. 4,pp. 463~482.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12

Page 4: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性”心理行为的研究指出,组织成员在组织工作和

生活中普遍拥有领地意识,即个人对目标物的拥有

感和防止他人接近或占有的意识(Pierce et al.,2001)。这种心理的“领地性”意识往往使得个人倾

向于保护自己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不愿与人分享,

甚至在与他人交流或行为中表现出个人对目标物

的优先接近权(Brown et al.,2005)。而在领地性意

识根深蒂固的组织中,成员会担心侵犯他人的领地

而不愿意涉足,如承担新的角色或与同事合作、交

流等(Brown et al.,2005)。在家族企业中,一代创

业者和其他家族长辈经过多年的付出和努力经营,

对家族企业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而不愿放权或恋

权,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此时,二代不仅难以

独立进行决策,更无法树立个人权威。为了摆脱这

种束缚,也避免侵犯父辈的“领地”,二代另创一片

属于自己的领地,就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此外,其他兄弟姐妹或家族分支的竞争问题也

会影响二代的组合创业行为(Carlock and Ward,2001;Lansberg,1999)。由于家族成员的目标和偏

好存在差异(Thaler and Shefrin,1981),在受到各自

利益和目标驱动时,家族成员可能会公开掠夺其他

成员的利益(Schulze et al.,2003),出现家族成员内

部的代理问题(连燕玲等,2011)。尤其是多个权威

相近的创始人后代同时存在,会加剧资源竞争,激

化控制权和治理权的矛盾(Bertrand et al.,2008)。

此时,二代为了避免这种竞争和冲突,也会更倾向

于选择组合创业。

综上,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 1: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权威越高,二代越

倾向于组合创业。

二代树立个人权威面临的另外一方面挑战来

自企业中非家族的创业元老。这些非家族元老往

往和一代创业者有着特殊的关系,如战友、同学、同

乡、朋友等。他们从企业创立之初就跟着家族一代

打拼,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感情。广义上看,在家族

中影响二代权威的长幼有序的观念,在元老与二代

继任者之间仍然存在。虽然家族企业的信任往往

呈现出以亲缘关系为中心的差序分布格局,但在这

种通过创业者私人关系形成的网络中,并没有严格

的圈内人和圈外人的界限,非家族创业元老们通过

与家族一代多年的共同奋斗,获得了一代创业者的

信任,这种信任甚至高于创业者对子女的信任,成

为元老权威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此外,组织中的其他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同也是

领导树立个人权威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企业传承权

威改变的过程中,组织对个人权威的认可主要依赖

“资历和智慧”两个因素(Osnes,2011)。创业元老

是“打江山”的一代,他们与组织同步成长,共同的

经历和时代背景以及相似的经验和知识特征,成为

了组织认同的重要来源。而且,创业元老为企业成

长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这使创业

元老在企业中有着较高的个人权威。

与此相比,二代继承者既年轻经验不足,又缺

少与组织共同成长的经历,而且,由于成长环境和

教育背景等与创业元老们的差异,两代人之间可能

存在较大的价值规范距离,使得二代继承者在进入

企业初期与创业元老及追随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冲

突。这些给二代继承者获得组织认可带来了困难,

不利于其个人权威的建立。基于此,二代可能不是

简单承袭父业,而是更倾向于新创自己的领地,通

过与员工共同经历创业过程而塑造自身的个人权

威,就是合理的选择。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 2:家族企业中非家族创业元老权威越高,

二代越倾向于组合创业。

(三)能力权威、比较期望与组合创业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感受

到的满足取决于这些交往带给他们的期望(布劳,

1988)。因此,二代获得组织成员认可和赞同的关

键在于其是否有能力实现群体目标,满足组织成员

的期望。这种期望通常建立在个体过去的社会经

历和他们已经获得的参考标准的基础上(布劳,

1988)。战略参考点理论也指出,组织过去的绩效

和可类比组织的过往绩效会影响期望(Iyer andMiller,2008;Mishina et al.,2010),这种社会比较是

对决策者能力与结果进行评价的有力的因素(贺小

刚等,2013)。在家族企业中,创业者是“打江山”的

一代,随着创业成功和企业的不断成长,一代创业

者获得了能力权威的合法性,他们的创业业绩和个

人成就也确立了一个参考点,构成了二代短期内无

法达到的期望标准。

由于期望支配满足,获得可满足期望的成就往

往比超过期望进一步增加成就更为重要,即达到最

低期望具有重大的意义(Iyer and Miller,2008;布劳,1988)。这意味着,组织内的成员期望二代进入

家族企业后在其父辈的成就标准之上有所改善或

至少不低于父辈的最低标准。此时二代面临着两

-- 113

Page 5: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方面的障碍。一方面,二代如果简单传承一代创业

者的业务,则很难区分是一代创业成长的延伸,还

是二代单独的贡献。因为一代创业者已经形成的

巨大影响和权威合法性,很容易将成绩归因于上一

代,而将错误归因于二代。另一方面,二代初来乍

到缺乏经验和能力,也缺乏团队和员工的认可和支

持,其成就在短期内很难超越父辈。从社会期望理

论的角度来看,二代继承者更优的策略是改变或淡

化一代创业者建立的期望标准,避免与父辈的直接

比较,而在新的领域证明自己的管理能力,从而获

得能力权威的合法性。所谓新的领域是指二代进

入一代创业者之前没有进入(或涉入较少)的机会

领域,尽可能地与一代创业的领域保持足够距离,

使得期望标准难以进行比较。例如,进入新的行

业、市场,技术与产品线的变革创新,或者商业模式

上的创新等,这些创新将冲击上一代创业者的经验

主义权威。因此,改变期望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

打破一代创业者的传统权威的合法性,从而树立二

代的能力权威。

基于此,我们从一代创业者获得的企业业绩和

个人成就两方面考虑,将一代创业者的绩效参考点

设定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一代创业者个人

在行业中的地位,这两点构成了组织内部对二代继

承者的绩效期望值。由此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 3:家族企业行业地位越高,二代越倾向于

组合创业

假设 4:一代创业者个人行业地位越高,二代越

倾向于组合创业

(四)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制度环境对组织的结构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

响(Williamson,2000)。高效的法律体系、良好的政

府—市场关系、完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等能够促进

信息的流通、扶持竞争并降低外部性,使得市场健

康发展(McMillan and Woodruff,2002)。但在转型

经济中,非市场化策略(如关系网络等)对于创业行

为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所

依赖的资源和管制是一项创业的关键变量(资源依

赖理论),而核心资源的获取则取决于市场化与非

市场化战略的组合,这是由制度环境所决定的。

从比较期望的角度看,制度环境从 3个方面影

响着比较期望参考点的心理基础,从而调节二代是

否选择组合创业。首先,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

区,可预计家族创业者获得的行业地位和取得的业

绩是更为市场化的指标,而非更多通过关系或个人

经验魅力所致。在这一环境中,一代建立起来的权

威更为市场化,企业也因此更具市场竞争力。这意

味着,一代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或更多地取决于其

市场化经营和管理的能力,这是和二代的知识能力

结构相吻合的,无疑会增强二代对家族事业的认

同。而这种认同也决定了二代继承者进入家族企

业后是否愿意保留在一代创业者的传统领域。

与此相对,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关系网

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社会网络也更多的

与政商关联、人际互惠关系等相联系,这是制度洞、

转型期市场不完备等因素所导致的结果,而这些具

有灰色意义的社会资本是隐性的、难以直接传承

的,同时,也可能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二代家族

企业家不愿意承继的。在这种情况下,二代为了证

明自己的能力并树立自己的权威,将更倾向于进行

组合创业,就是具有逻辑意义的路径选择。

第三,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国有经济

发展较好,二代另创自己的领地虽然可以淡化与父

辈的直接比较,但仍然有大量的外部竞争者,他们

的绩效和成就也构成了二代的比较期望标准,使二

代组合创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且作为一个

行业的新进入者,二代存在着缺乏行业经验和创业

能力不足的情况,这使得组合创业的风险增大,也

减弱了二代组合创业的意愿。综上,我们提出以下

假设。

假设 5a:地区市场化程度在家族成员权威和二

代组合创业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假设 5b:地区市场化程度在非家族创业元老权

威和二代组合创业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假设 5c:地区市场化程度在家族企业行业地位

和二代组合创业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假设 5d:地区市场化程度在一代创业者个人行

业地位和二代组合创业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五)二代组合创业与权威建立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

程(Longenecker and Schoen,1978),这一过程中权

威的改变、适应和巩固是决定传承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素(Osnes,2011)。对于二代能否成功建立权威,

以往的文献讨论了继承人的个人能力因素,与家族

和非家族成员的关系因素,继承人的角色定位、评

价反馈等过程因素以及企业的经营情况等(DeMassis et al.,2008)。通过前文的分析,二代组合创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14

Page 6: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业是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一个战略选择:首先,在

组合创业的过程中,二代可以摆脱长辈的束缚独立

决策,获得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二代组合创

业能够有效地避免与家族及非家族成员的直接竞

争,这对继承人与在任者之间的关系质量产生积极

的影响(Venter et al.,2005),有利于组织默会知识

的传递也更容易受到组织成员的认可;第三,二代

通过组合创业淡化与父辈的直接比较,获得展现自

身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使自身企业家能力得到尽快

的发挥,得到更公平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

在现实中,方太的茅忠群和格兰仕的梁昭贤便

是很好的例子。茅忠群在进入家族企业之后没有接

手父亲的点火枪生意,而是进入厨房抽油烟机市场,

成立方太集团,打造了“中国厨房第一品牌”②;梁昭

贤更是打破了格兰仕“只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的

专注形象,从原有的微波炉业务开始进军空调市

场。他们在组合创业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

和创新能力,不仅在组合创业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还跻身著名企业家的行列。在方太和格兰仕的案例

中,二代进入企业后不只是成为家族业务的继任者,

而是成为了一个创业者。他们的成功说明组合创业

的战略选择能够为二代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平

台,有利于其个人权威的建立。但是,二代最终是否

能建立权威并顺利接班,则仍须凭借二代自身的能

力和领导魅力在市场竞争中得以检验。这种通过组

合创业建立权威的方式,同在父辈权威的护佑下成

长,是二代在接班过程中具有持续创业和战略意义

的两种路径选择。综上,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 6:组合创业的战略选择有利于二代继任

者权威的建构。

由以上推论和假设,本文的研究模型框架如图

1所示。

三、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家

族一代二代同时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或管理层的

企业。首先,根据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

供的 CSMAR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获取了 1998年

至 2013年所有“实际控制人类型”为“自然人或家

族”的企业。然后对照企业历年“高管个人资料”筛

选出同时有两名或以上家族成员加入董事会、高管

团队或监事会的企业。并进一步确认家族成员的

关系,筛选出家族一代和二代同时在高管团队的企

业。最后,通过历年的高管名单变化和年报中高管

简历,确认二代进入企业管理层的时间,选择二代

在 2011年之前进入的企业,共 187家③。

本文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了所有家族成员的亲缘

关系:(1)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前十

大股东持股情况”的“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说明”

以及各高管的简历中披露的关联关系。(2)对于未知

亲缘关系的高管成员我们均以实际控制人为基准,

对全部高管成员借助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确定

他们的亲缘关系。编码过程中,首先由本文作者共

同讨论,设计编码手册。其次,随机抽取实际控制人

为“自然人或家族”的民营上市公司中的100位高管,

根据编码手册由两位编码者分别独立编码。编码的

评分者内部一致性为 96%。最后,针对编码不一致

的地方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完善编码手册。

全部高管的职位情况、任期和简历等背景资料均

来自年报和招股说明书,企业收入分布和行业等信息

均来自Win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库》。

部分缺失信息,采用几个数据库相互补充印证。

(二)变量与测量

1.因变量

家族创业组合多元化程度,我

们使用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赫芬

达尔指数(HHI)来测量,这一指数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常用来测量产

业集中程度,能很好地反映企业不

同业务的分布。并用二代进入企

业后 3年HHI的变化来衡量二代的

组合创业程度,这种行业多元化前

后的变化常用来衡量企业的战略

变化(Boeker,1997;Wiersema and图 1 研究模型

-- 115

Page 7: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Bantel,1992)。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通过上市公

司年报和《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库》确认家族所涉及的

行业以及在这些行业内的销售收入。(2)通过工业企

业调查数据库匹配家族成员以及法人代表。(3)通过

网页搜索确认所匹配的法人代表的确是我们所要查

找的家族成员。(4)将家族控制下所有企业的所有行

业销售收入分类汇总,带入公式计算:

其中 Pi为第 i个行业所占销售额比重。这里采

用WIND 4位编码定义行业。

二代继任的权威变化。我们考虑二代进入企

业后(1)一代是否逐渐退位,和(2)二代的职位是否

提升两个方面来衡量二代权威的变化,一代的退位

表明了一代对二代的认可,逐渐放手并退居二线是

交班意愿的体现。为了充分体现组合创业战略的

效果,该指标比组合创业的指标滞后一期,即选取

二代进入企业后 4年的数据,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一代逐渐退位(change1):二代进入 4年后,

一代创业者的职位变化,即职位降低、任职减少或

退出董事会和高管层,记为 1;职位提升、任职增加

或不变记为 0。(2)二代职位提升(change2):二代进入 4年后,

二代创业者的职位变化,即职位提升或任职增加,

记为 1;职位不变、降低、任职减少或退出董事会和

高管层记为 0。

(3)二代权威建构(change):一代逐渐退位或二

代职位提升,即 change1或 change2中有一者为 1则

记为 1;二者同时为 0则记为 0。2.自变量

家族成员权威的测量。根据理论部分的论述,

我们主要关注家族成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二代产

生的权威挑战,而并非股东身份带来的权威。所以

我们综合考虑家族成员在企业中任职的数量和占据

的各类职位的等级,同时考虑家族成员与一代创业

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在衡量家族成员的职位等级和

亲缘关系时我们借鉴了贺小刚(2009,2011)使用的

量化指数。他们归纳了上市公司中出现的 14种亲

缘关系和 15种职位类型,通过对民营企业家进行社

会调查,基于数据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综合计

算出每种关系和职位类型重要性的均值。

家族成员的权威=∑(家族成员职位系数×亲缘

系数)

非家族元老权威的测量。我们认为,创业元老

是与创业者共同创业并在企业中有较高个人权威

的管理人员。我们通过两个步骤来确认非家族成

员的元老身份:(1)从企业年报的高管人员简历中

查找其进入企业的年份,如果高管在企业成立初期

就进入企业,或与家族一代同期进入企业,则认为

该高管属于企业元老。(2)对于没有披露高管进入

时间的企业,我们认定企业上市首届高层管理者,

并在上市前就已经在企业中任职的,同样算为企业

HHI=∑i=1

n(Pi)

2

表 2 概念测量和编码变量类型

因变量:家族创业组合多元化程度

因变量:二代继任的权

威变化

自变量

调节变量:制度环境

控制变量

变量名称

组合创业(HHI)组合创业战略选择

一代逐渐退位(change1)二代职位提升(change2)二代权威建构(change)家族成员权威

非家族创业元老权威企业行业地位一代个人行业地位

市场化指数

企业规模企业年龄

所在行业

家族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前一年企业绩效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计算方式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和《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库》的匹配,确认家族控制的企业所涉及的所有行业的销售收入。计算二代进入企业 3年内赫芬达尔指数(或熵指数)与企业进入前 1年的差值,这一变化反应了二代进入对家族组合创业程度的影响,并将这一差值标准化。组合创业(HHI)的值大于 0,则视为选择了组合创业战略,记为 1;否则记为 0。二代进入 4年后,一代创业者的职位变化,即职位降低、任职减少或退出董事会和高管层,记为 1;职位提升、任职增加或不变记为 0。二代进入 4年后,二代创业者的职位变化,即职位提升或任职增加,记为 1;职位不变、降低、任职减少或退出董事会和高管层记为 0。change1或 change2中有一者为 1则记为 1;二者同时为 0记为 0。家族成员的权威=∑(家族成员职位系数×亲缘系数),职位系数和亲缘系数借鉴贺小刚等(2009)。非家族元老的权威=∑(元老的职位系数),职位系数借鉴贺小刚等(2009)。二代进入前一年企业ROA /公司所处行业ROA中值。从年报的人个人简历中查找一代创业者是否担任行业协会的领导人,”是”编码为 1,”不是”编码为 0。数值变量,利用樊纲等(2010)的市场化指数。制度环境越好,数值越大。

二代进入时企业员工人数取对数。二代进入时企业的年龄,即用二代进入年份减去企业成立年份。根据WIND行业分类对企业主要从事的行业进行虚拟变量转换,包括能源、材料、工业、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公用事业共 8个行业,重新编码为 7个虚拟变量。来自CSMAR数据库“大股东持股”。二代进入时,企业董事会人数。二代进入前一年企业ROA。二代进入企业时的年龄,即用二代进入年份减去二代出生年份。根据年报中二代个人简历披露的学历进行编码。(1=高中/中专及以下,2=大专,3=本科,4=研究生)将二代性别编码为虚拟变量 1=男,0=女。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16

Page 8: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元老。在衡量元老权威时我们综合考虑元老的数

量和任职职位的等级:

非家族元老的权威=∑(元老的职位系数)

家族企业和一代创业者行业地位的测量。我们

关注的是父辈取得的企业业绩和个人成就对二代形

成的比较期望。所以对于家族企业的行业地位,我

们用二代进入前一年企业 ROA 与公司所处行业

ROA中值的比率来反映一代在行业中取得的经营

业绩。对于一代创业者个人在行业的地位,我们从

年报披露的创始人个人简历中手工编码一代创业者

是否担任行业协会的领导人,认为行业协会的领导

人在行业中获得较高的能力认可和权威合法性。

3.调节变量

在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时,我们选取樊纲等

(2010)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其中,包括“政府与

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

发育”、“要素市场的发育”以及“市场中介组织和法

律制度环境”,基本上涵盖了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

中最重要的因素。该指数在以上几个方面,给出了

中国内地每个省份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得分越高

表示该省份市场化程度越高以及制度环境越好。

4.控制变量

由于二代个体特征、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外部环

境都会影响二代组合创业的战略选择,因此本文从

这 3个方面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

二代创业者性别、年龄、学历等个人特征是影

响组合创业的直接因素,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具

有创业意向(Gupta et al.,2008)。二代的年龄在阅

历、风险偏好和关系资源等方面对战略选择有着重

要影响(Wiersema and Bantel,1992),年长的二代可

能更迫切也更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领地。而学历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也影

响着创业者战略变革和战略选择(Wally and Becer⁃ra,2001),学历越低的二代在进入企业之初可能更

缺乏权威的合法性而选择组合创业。

企业的生命周期也是影响家族战略选择的重

要因素,本文同时考虑了企业的规模、年龄和前一

年ROA等因素。企业的规模和年龄在制度规范、资

源获取和战略变革意愿等方面均对企业有一定的

影响(Cho and Hambrick,2006),进而影响企业组合

创业的选择。企业之前的绩效会影响企业之后发

展中的战略行为(Boeker,1997),前一年较高的

ROA水平代表企业良好的发展趋势,这可能减弱家

族组合创业的倾向。而家族企业的治理情况,如家

族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

族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影响企业内权威的分配和战

略的制定,本文也将予以控制。此外,不同的行业

中创业所需的资源和组合创业的难度也存在差异,

本文根据WIND行业分类将企业主要从事的行业重

新编码为 7个虚拟变量进行控制(包括能源、材料、

工业、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公用事

业 8个行业)。

四、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 3报告了样本的基本特征与分布。就企业二

代特征来看,仍是男性占主导,比例达到 79.54%。

二代普遍学历较高,80%以上接受过本科教育,有

41.71%是研究生学历。从年龄阶层来看,很多二代

较年轻时就进入企业历练,43.82%都在 30岁以下,

其中最小的董事只有 19岁。从企业特征来看,由于

样本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半以

上的企业员工人数达到了 1000人以上,而有二代进

入的企业多数是成熟企业,有 55.62%的企业成立了

10年以上,甚至有 4.29%的企业年限在 20年以上。

就样本所在行业来看,样本中的家族企业主要集中

在材料、工业和消费等行业,占总数的 68.99%。

表 4汇报了文中关键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值和

标准差。从表 4可以看出,企业内家族成员的权威,

非家族元老的权威,一代创业者的行业地位和企业

表 3 样本特征特征

二代继承人特征二代年龄

20岁及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二代性别男女企业特征企业规模100人以下100~500人500~1000人1000~5000人5000~10000人10000人以上企业年龄5年及以下6~10年11~15年16~20年20年以上

企业数

181822314245

3364387117176668288

占总样本比%

0.5243.343.912.2875.9424.06

1.619.2522.9946.535.883.759.0935.2936.3614.974.29

特征

二代教育程度高中/中专大专大学研究生

行业能源材料工业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公用事业

企业数

5317378

53838532213171

占总样本比%

2.6716.5839.0441.71

2.6720.3220.3328.3411.766.959.10.53

注:N=187。-- 117

Page 9: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的行业地位都与二代组合创业显著正相关。从控

制变量来看,企业年龄与二代组合创业显著负相

关;而二代进入前一年企业绩效越好,二代也越不

倾向组合创业。此外,企业规模、家族持股比例以

及二代个人特征等组合创业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研究采用 STATA12.0进行数据处理以检验前

文假设。主效应采用OLS模型进行回归,调节效应

的检验采用了交互项的方式。为了防止存在多重

共线性问题,在交互项相乘之前均进行了中心化处

理,此外,对所有回归方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

VIF均在 4以下,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表 5报告了二代组合创业作为因变量,家族成

员权威、元老权威、一代地位和企业地位分别为自

变量的直接效应。Model1为仅放入控制变量的基

准模型回归结果,Model2到Model5将家族权威、元

老权威、一代个人地位和企业行业地位分别作为自

变量放入回归模型。Model2的结果显示,家族权威

与二代组合创业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企业内部家族

人员权威越高的时候,二代越倾向于组合创业,假

设 1得到支持。Model3显示,元老权威与二代组合

创业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企业内部非家族元老的权

威越高的时候,二代越倾向于组合创业,假设 2得到

支持。Model4和Model5的回归结果显示,家族一代

的地位、企业的行业地位都与二代组合创业显著正

相关,说明在家族一代创业者个人成就越高,经营

的企业在行业中取得业绩越好的时候,二代越倾向

于组合创业,假设 3和假设 4得到验证。Model6将 4个影响二代组合创业选择的自变量同时放入模型,

回归结果与之前的保持一致,即它们与二代的组合

创业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二代在继承的

过程中,企业内部家族成员和元老权威以及一代创

业者取得的个人成就和企业业绩同时影响着二代

的组合创业选择。

此外,表 6中汇报了制度环境作为调节效应的

回归结果。根据我们的假设,虽然二代倾向于通过

组合创业的方式获得自身权威合法性,但制度环境

会影响二代比较期望参考点的心理基础,负向调节

二代是否选择组合创业。因此,交互项系数应该是

负的。

Model7为仅放入控制变量的基准模型回归结

果,Model8中我们加入了 4个自变量以及制度环境

变量,Model9到Model12分别加入 4个自变量同制

度环境的交互项进行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均与因

表 4 相关系数表和描述性统计

组合创业家族成员权威非家族创业元老权威一代个人行业地位企业行业地位二代权威建构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家族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前一年企业绩效二代年龄二代性别均值标准差

组合创业

1.000.17**0.18**0.24***0.19**0.120.06

-0.21***0.030.06

-0.23***0.040.120.020.11

家族成员权威

1.00-0.17**0.17**0.25***0.090.04-0.030.18**0.14*0.060.07-0.061.840.51

非家族元老权威

1.00-0.010.18**-0.020.14*

-0.20***0.10-0.080.050.080.021.071.37

一代个人行业地位

1.000.04

0.28***-0.06-0.100.04-0.02-0.01-0.04-0.010.370.48

企业行业地位

1.00-0.050.11

-0.24***0.29***-0.050.18**0.040.011.531.35

二代权威建构

1.000-0.04-0.0340.110.02-0.090.010.060.450.50

企业规模

1.00-0.01-0.060.18**-0.010.030.037.111.17

企业年龄

1.00-0.13*-0.10-0.070.07-0.1011.404.85

家族持股比例

1.00-0.19***0.10

0.19***0.010.370.19

董事会规模

1.00-0.06-0.060.076.661.90

前一年企业绩效

1.000.070.1112.6818.43

二代年龄

1.000.0432.606.48

二代性别

1.000.760.43

表 5 二代组合创业的主效应回归结果

组合创业(HHI)作为因变量

企业规模

企业年龄

家族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前一年ROA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家族权威

元老权威

一代个人地位企业行业地位

常数项

Ad_R2

F样本量

model10.080

(1.26)-0.051***(-3.46)0.0456(0.12)-0.003

(-0.06)-0.012***(-3.27)

0.015(1.31)-0.125(-1.42)0.257(1.59)

-0.254(-0.33)0.15343.25***187

model20.083

(1.33)-0.051***(-3.55)-0.151

(-0.39)-0.022

(-0.56)-0.013***(-3.54)

0.013(1.22)-0.111(-1.28)0.290*(1.82)0.383***(2.70)

-0.869(-1.09)0.18353.61***187

model30.048

(0.75)-0.044***(-2.99)-0.022

(-0.06)0.004

(0.11)-0.012***(-3.31)

0.014(1.23)-0.123(-1.42)0.252(1.58)

0.116**(2.19)

-0.086(-0.11)0.17183.41***187

model40.09

(1.46)-0.046***(-3.19)

0.003(0.01)0.001

(0.03)-0.012***(-3.32)

0.015(1.38)-0.123(-1.44)0.272*(1.72)

0.408***(2.88)

-0.576(-0.75)0.18813.69***187

model50.053

(0.85)-0.042***(-2.90)-0.212

(-0.54)0.004

(0.11)-0.014***(-3.69)

0.015(1.36)-0.117(-1.36)0.267*(1.69)

0.155***(2.85)-0.386

(-0.50)0.18723.68***187

model60.037

(0.61)-0.034**(-2.39)-0.402

(-1.06)-0.003

(-0.08)-0.014***(-3.89)

0.013(1.23)-0.105(-1.27)0.297*(1.95)0.304**(2.08)0.126**(2.42)0.338**(2.43)0.111**(2.04)-0.922

(-1.20)0.24894.24***187注:*p<0.1 ,**p<0.05,***p<0.01;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 t统计量;控制

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18

Page 10: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变量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市场化程度较高的

情况下,二代越不倾向于组合创业,即良好的制度

环境显著地降低了二代选择组合创业的倾向。这

与我们的假设 5中分析结论一致。

为了验证前文关于二代组合创业结果的假设,

我们检验了组合创业的战略选择对于二代继任过

程中权威合法性建构的作用。表 7报告了在控制企

业家、企业及行业等特征条件下,二代选择组合创

业战略和没有选择组合创业战略的权威变化差异,

主要体现在一代逐渐退位(M1、M2)和二代职位提

升(M3、M4)两个方面,并将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

二者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表示二代的权威逐渐建

立(M5、M6)。在这里,二代继任的权威变化为二分

变量,因此采用了 Probit回归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剔

除了一代二代都退出了企业的样本(家族退出或卖

出企业)。由表 7结果可知,对比没有进行组合创业

的企业,选择了组合创业战略的二代在进入企业 4年后,一代逐渐退出和二代职位提升的趋势都是显

著的。由此可以说明,二代传承中的组合创业战略

选择是有益于继任者权威建构的,一代创业者也可

以比较放心地退出或放手。这也表明,本文提出的

“另创领地”策略是家族企业二代传承中具有积极

价值的传承方式,是值得理论界和实践中认真考虑

的问题。

(三)稳健性检验及进一步分析

1.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我们用战略管

理 学 派 常 用 的 熵 指 数 法(Jacquemin and Berry,1979)重新计算测量企业组合创业的程度,这种测

量良好地反映了企业不同业务间的相关性程度,更

能体现出企业创业组合多元化的本质:

其中Pi为第 i各行业所占销售额比重。

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见表 8和表 9。表 8是熵指

数法衡量组合创业程度的直接效应回归结果,表 9是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的回归。从表中可以看

出,即使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对因变量进行处理

后,所得结果与原结论保持一致。二代在企业内部

表 6 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组合创业(HHI)作为

因变量

企业规模

企业年龄

家族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前一年ROA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家族权威

元老权威

一代地位

企业地位

制度环境

家族权威×制度环境元老权威×制度环境

一代个人地位×制度环境

企业行业地位×制度环境

常数项

Ad_R2

F样本量

model70.080

(1.26)-0.051***(-3.46)

0.046(0.12)-0.003

(-0.06)-0.012***(-3.27)

0.015(1.31)-0.125

(-1.42)0.257

(1.59)

-0.254(-0.33)0.15343.25***187

model80.044

(0.54)-0.052***(-2.73)-0.477

(-1.05)0.006

(0.13)-0.015***(-3.47)

0.019(1.49)-0.186*(-1.91)0.392**(2.01)0.333*(1.83)0.118*(1.79)0.398**(2.37)0.100

(1.54)0.046

(1.01)

-1.306(-1.15)

0.273.66***145

model90.053

(0.67)-0.049***(-2.66)-0.342

(-0.77)-0.002

(-0.05)-0.015***(-3.57)

0.018(1.46)-0.148

(-1.54)0.396**(2.09)2.286***(3.24)0.078

(1.19)0.357**(2.18)0.122*(1.93)0.478***(3.04)-0.228***(-2.86)

-5.496***(-3.00)

0.314.08***145

model10-0.014

(-0.16)-0.057***(-3.03)-0.399

(-0.89)0.054

(1.05)-0.015***(-3.54)

0.017(1.34)-0.124

(-1.25)0.326*(1.69)0.301*(1.69)0.984***(2.80)0.349**(2.11)0.069

(1.07)0.140**(2.41)

-0.091**(-2.50)

-1.816(-1.61)0.40193.94***145

model110.058

(0.72)-0.056***(-2.99)-0.294

(-0.65)0.006

(0.12)-0.015***(-3.53)0.022*(1.72)-0.127

(-1.29)0.401**(2.10)0.286

(1.59)0.085

(1.30)2.208***(2.98)0.103

(1.63)0.134**(2.37)

-0.203**(-2.50)

-2.517**(-2.08)0.29983.94***145

model120.068

(0.77)-0.057***(-2.83)-0.319

(-0.69)0.013

(0.25)-0.012***(-2.71)

0.017(1.17)-0.240**(-2.34)0.362*(1.79)0.342*(1.77)0.091

(1.26)0.339*(1.94)0.816***(3.41)0.176***(2.64)

-0.086***(-3.13)-2.371*(-1.98)0.34234.22***145

注:*p<0.1 ,** p<0.05,***p<0.01;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 t统计量;控制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表 7 组合创业的战略选择与二代继任的权威变化

二代继任的权威变化

企业规模

企业年龄

家族持股比例

前一年ROA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家族权威

元老权威

一代个人地位

企业行业地位

组合创业战略选择

常数项

pseudo R2

chi2样本量

一代逐渐退位(change1)M1

-0.106(-0.97)0.014(0.53)0.509(0.84)-0.009(-0.86)-0.001(-0.01)-0.21(-1.52)0.054(0.02)0.333(1.39)-0.035(-0.38)

0.811***(3.45)-0.057(-0.49)

0.088(0.07)0.142928.89**176

M2-0.106(-0.96)0.015(0.57)0.719(-1.16)-0.009(-0.86)-0.003(-0.21)-0.213(-1.51)0.002(0.01)0.293(1.20)-0.072(-0.74)0.744***(3.10)-0.055(-0.46)0.496*(1.92)0.136(0.10)0.161032.56**176

二代职位提升(change2)M3

-0.030(-0.30)0.018(0.74)0.869(1.46)-0.008(-1.08)0.001(0.05)

0.301**(2.20)

0.601**(2.25)-0.264(-1.08)0.042(0.50)

0.552**(2.46)-0.042(-0.45)

-1.344(-1.11)0.123928.00**172

M4-0.020(-0.20)0.020(0.80)

1.215**(1.98)-0.008(-1.02)-0.005(-0.28)0.354**(2.47)0.534*(1.95)-0.351(-1.38)0.008(0.09)0.452*(1.95)-0.041(-0.44)

0.679***(2.70)-1.486(-1.20)0.1568

35.44***172

二代权威建构(change)M5

-0.029(-0.30)0.004(0.19)0.81(1.38)-0.014(-1.27)-0.003(-0.17)0.072(0.55)0.265(1.07)0.129(-0.55)0.001(0.01)

0.822***(3.69)-0.084(-0.83)

-0.546(-0.46)0.114927.22*172

M6-0.023(-0.223)0.005(0.23)1.117*(1.85)-0.013(-1.25)-0.009(-0.51)0.096(0.71)0.176(0.69)0.057(0.24)-0.04(-0.47)

0.752***(3.28)-0.080(-0.77)

0.733***(2.94)-0.546(-0.45)0.1525

36.15***172

注:*p<0.1 ,** p<0.05,***p<0.01;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 z统计量;控制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Du=∑i=1n Pi ln 1

Pi

-- 119

Page 11: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难以获得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的合法性时,会选择

组合创业的方式树立自身权威,而较高的市场化程

度会降低二代组合创业的倾向。

二代组合创业效果的稳健性检验,表 10汇报了

不同年份的回归结果。前文中我们选择的权威变

化指标比组合创业的指标滞后一期,即选取二代进

入企业后 4年的数据。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我

们考虑时间因素,选择二代进入企业 3年(与组合

创业同期)、5年(滞后两期)、6年(滞后三期)后的

权威变化,检验组合创业战略选择对二代权威建构

的影响。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改变统计的时间

后,所得结果与原结论保持一致,即“另创领地”的

战略能帮助二代建构权威,有利于二代逐步接班。

2.二代接班人性别与年龄对组合创业的影响

理论上,二代组合创业的选择不仅与家庭、企

业有关,也与二代自身特征有关。性别角色理论认

为,男性特质与创业意向有关(Gupta et al.,2008),

因为男性特征更多表现为坚强、果断、富有志向和

挑战性。有研究表明,创始人的男性继承人一般处

在企业或集团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中心,并对其他家

族成员具有挤出效应,当有多个潜在的男性继承人

可选择时会产生控制权和治理权的矛盾,而女性继

承人的表现则并不显著(Bertrand et al.,2008)。可

见,男性继承人对树立自身权威具有更迫切的渴

望。此外,《中国创业观察报告(GEM)》也指出,女

性更多从事生存型创业活动,而男性创业者更多为

了满足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而进行机会型创业。

相比与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是更具挑战性和自

主性的创业活动。

表 8 采用熵指数衡量组合创业度的直接效应回归

注:*p<0.1,**p<0.05,***p<0.01;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 t 统计量;控制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组合创业(熵指数)

企业规模

企业年龄

家族持股比例

董事会规模

前一年ROA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家族权威

元老权威

一代个人地位

企业行业地位

常数项

Ad_R2

F样本量

model10.567

(0.90)-0.055***(-3.75)

0.122(0.32)

0.10(0.26)-0.011***(-2.87)

0.011(0.97)-0.112

(-1.28)0.237

(1.47)

0.16023.36***187

model20.059

(0.96)-0.055***(-3.84)-0.075

(-0.19)-0.01

(-0.24)-0.012***(-3.14)

0.009(0.86)-0.098

(-1.14)0.270*(1.70)0.385***(2.72)

-0.623(-0.78)0.19053.74***187

model30.022

(0.34)-0.048***(-3.24)

0.049(0.13)0.018

(0.46)-0.011***(-2.92)

0.01(0.87)-0.11

(-1.28)0.231

(1.46)

0.128**(2.42)

0.179(0.23)0.18343.61***187

model40.069

(1.12)-0.049***(-3.47)

0.075(0.20)0.014

(0.37)-0.011***(-2.93)

0.0111.04

-0.111(-1.30)

0.253(1.62)

0.459***(3.28)

-0.368(-0.48)0.20554.01***187

model50.031

(0.50)-0.047***(-3.21)

-0.12(-0.31)

0.017(0.43)-0.012***(-3.26)

0.011(1.00)-0.105

(-1.22)0.246

(1.56)

0.146***(2.68)-0.129

(-0.17)0.18953.72***187

model60.014

(0.23)-0.038***(-2.65)-0.321

(-0.85)0.01

(0.27)-0.012***(-3.48)

0.009(0.86)-0.093

(-1.14)0.277*(1.84)0.308**(2.13)0.139***(2.70)0.389***(2.83)0.100*(1.85)-0.692

(-0.91)0.26714.57***187

表 9 采用熵指数衡量组合创业度的调节效应回归

注:*p<0.1,**p<0.05,***p<0.01;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 t 统计量;控制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组合创业(熵指数)

企业规模

企业年龄

家族持股比例

董事会规模

前一年ROA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家族权威

元老权威

一代地位

企业地位

制度环境

家族权威×制度环境元老权威×制度环境一代个人地位×制度环境企业行业地位×制度环境

常数项

Ad_R2

F样本量

model70.057

(0.90)-0.055***(-3.75)

0.122(0.32)

0.01(0.26)-0.011***(-2.87)

0.011(0.97)-0.112

(-1.28)0.237

(1.47)

-0.006(-0.01)0.16023.36***187

model80.037

(0.45)-0.053***(-2.81)

-0.39(-0.86)

0.014(0.30)-0.013***(-3.00)

0.016(1.29)-0.163*(-1.68)0.367*(1.89)0.351*(1.94)0.135**(2.06)0.482***(2.89)0.100

(1.556)0.023

(0.50)

-1.158(-1.03)0.29484.01***145

model90.046

(0.58)-0.051***(-2.75)-0.258

(-0.58)0.006

(0.13)-0.013***(-3.08)

0.016(1.25)-0.125

(-1.31)0.371*(1.96)2.268***(3.23)0.096

(1.47)0.441***(2.71)0.123*(1.94)0.447***(2.85)-0.224***(-2.82)

-5.271***(-2.89)0.33214.41***145

model10-0.011

(-0.13)-0.057***(-3.05)-0.326

(-0.73)0.054

(1.05)-0.013***(-3.04)

0.015(1.16)-0.112

(-1.13)0.313

(1.62)0.325*(1.81)0.851**(2.41)0.441***(2.66)0.075

(1.16)0.101*(1.72)

-0.075**(-2.06)

-1.58(-1.40)0.31284.12***145

model110.052

(0.65)-0.057***(-3.10)-0.192

(-0.43)0.014

(0.30)-0.013***(-3.06)

0.019(1.55)-0.099

(-1.02)0.377**(1.99)0.300*(1.69)0.100

(1.53)2.435***(3.32)0.104*(1.66)0.118**(2.10)

-0.219***(-2.73)

-2.465**(-2.05)0.42744.37***145

model120.078

(0.87)-0.057***(-2.82)-0.219

(-0.47)0.012

(0.24)-0.010**(-2.27)

0.013(0.91)-0.231**(-2.26)0.347*(1.71)0.377*(1.94)0.126*(1.74)0.422**(2.41)0.693***(2.89)0.120*(1.79)

-0.072**(-2.61)-2.019*(-1.68)0.46364.49***145

表 10 组合创业的战略选择与二代逐步接班

注:*p<0.1,**p<0.05,***p<0.01;控制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二代权威建构(change)

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家族持股比例前一年ROA二代年龄二代学历二代性别家族权威元老权威一代个人地位企业行业地位

组合创业战略选择

常数项pseudo R2

chi2样本量

二代进入后 3年(与组合创业同期)

M1-0.0310.0160.300-0.012-0.0030.0130.2110.154-0.116

0.728***0.067

-0.5450.109026.58*187

M2-0.0270.0200.562-0.012-0.0070.0220.1460.087-0.150*0.677***0.0740.586**-0.5100.134032.76**187

二代进入后 5年(滞后两期)

M3-0.008-0.0140.059-0.019-0.011-0.179

0.801***0.162-0.0310.684***0.033

0.2370.140129.33**151

M4-0.005-0.0100.289-0.018-0.018-0.1520.729**0.123-0.0650.639***0.0350.493*0.2140.156432.72**151

二代进入后 6年(滞后三期)

M50.001-0.053*0.240-0.013-0.028-0.1180.708**0.223-0.0510.647**-0.008

1.3760.134022.12127

M6-0.005-0.050*0.464-0.013-0.037-0.1060.638**0.159-0.0790.599**0.0010.551*1.6090.154325.48127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20

Page 12: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为了进一步考察二代性别对其组合创业选择

产生的影响,我们把样本进行分组并分别回归,回

归结果如表 11所示。M1和M2分别为女性组和男

性组,在男性组中家族权威、元老权威和一代的地

位都显著影响二代组合创业选择,但是,在女性组

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可见在权威合法性

不足时,组合创业选择在男性二代中表现得更明

显。这是对我们假设的进一步验证。

不过由于数据的限制,女性分组的不显著也可

能由于观测样本过少,导致统计功效太低,而不能

发现显著效应。因此,本文进一步对女性分组数据

做了统计功效检验,依照 Ferguson和Ketchen(1999)的做法,我们计算出M1模型在小、中、大 3种效应

规模情况下的统计功效(效应规模分别为 0.02、0.15、0.35),在大效应规模情况下,统计功效为

0.97,超过了 0.8的可接受水平,即比较有把握保证

总体中存在的现象可以通过样本检验得到识别

(Brock,2003;Ferguson and Ketchen,1999)。但在小

效应规模和中效应规模下,统计功效仅为 0.15 和

0.71,远低于 0.8,因此女性分组中的回归不显著可

能是由统计功效较低而导致的。这是本文数据的

局限性,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进一步丰富数据,

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此外,我们还根据二代的年龄进行分组,分为

30岁以下组(M3)和 30岁以上组(M4),回归结果显

示,对于 30岁以下组家族权威、元老权威、一代地位

以及企业地位对二代组合创业的影响均不显著,但

是在 30岁以上组,家族权威和一代的地位显著正向

影响二代的组合创业。可见,随着年龄增长到“而

立之年”,二代摆脱家庭和父辈的束缚,树立自己个

人权威和能力权威的愿望更强,也更想要创立属于

自己的领地,这为我们的结果提供了更丰富的支

持,也将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二代权威合法性建构的角度切入,研究

中国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过程中出现的组合创业现

象,发现二代在继承过程中面临着家族继任者个人

权威和能力权威建构的难题,在二代树立自身权威

的过程中,家族成员的权威、企业元老的权威以及

父辈个人成就和取得的企业业绩都给二代带来了

压力。在父辈传统权威的压力下,二代可选择多样

化的继任方式,其中一个极端是承继家族传统事

业,便利地获取家族资源和支持;另一端则是远离

企业原有业务,摆脱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束缚,通过

在自己的“新领地”中打拼,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

获得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的合法性。而在这一过

程中,制度环境的性质则决定了组织社会期望形成

的锚定框架,改变组织成员和二代自身形成期望值

的参考点,从而,间接地影响二代继承者的组合创

业倾向。关于组合创业结果的检验也表明,“另创

领地”策略的确有助于家族企业二代的权威建构,

是传承中具有积极价值的战略选择。

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二代继承者组合创业的

倾向也受到个人性别和年龄特征的影响。比起女

性继承人,男性二代可能有更强的组合创业倾向。

而已过“而立之年”的继承人更想要摆脱家庭和父

辈的影响,创立自己的领地。研究结果通过了主要

的稳健性检验,排除了模型估计中可能出现的主要

潜在偏误。这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结论的情境状态,

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给出了方向。

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二代在接班的过程中

作为继承者面对权威合法性不足以及比较期望过

高的不利影响而进行的战略选择。这一研究问题

的前提是家族企业具有传承的意愿,即二代准备接

班或参与企业管理。但确实由于样本的限制而忽

表 11 根据二代自身特征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

注:*p<0.1,**p<0.05,***p<0.01;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 t统计量;控制了 7个行业虚拟变量。

组合创业(HHI)企业规模

企业年龄

家族持股比例

董事会规模

前一年ROA二代年龄

二代学历

二代性别

家族权威

元老权威

一代地位

企业地位

常数项

Ad_R2

F样本量

二代性别分组女性M10.026

(0.25)-0.012

(-0.57)0.024

(0.05)0.026

(0.29)-0.001

(-0.16)0.009

(0.64)0.013

(0.08)-

0.342(1.67)0.063

(0.90)0.194

(0.99)0.098

(0.89)-1.618*(-1.79)0.24271.88*45

男性M20.035

(0.43)-0.044**(-2.39)-0.624

(-1.29)-0.011

(-0.24)-0.016***(-3.60)

0.015(1.09)-0.125

(-1.24)-

0.323*(1.72)0.122*(1.86)0.359**(2.05)0.103

(1.53)-0.519

(-0.51)0.24463.69***142

二代年龄分组30岁以下M3

0.02(0.20)-0.003

(-0.12)-0.111

(-0.15)0.194***(2.76)-0.005

(-0.59)-

-0.154(-0.98)

0.236(0.90)0.006

(0.02)0.121

(1.17)0.107

(0.43)0.107

(1.13)-1.364

(-1.23)0.17941.90**71

30岁以上M40.072

(0.83)-0.053***(-3.01)-0.132

(-0.30)-0.081*(-1.76)-0.017***(-4.18)

--0.111

(-1.15)0.267

(1.40)0.324*(1.75)0.057

(0.93)0.498***(2.86)0.121

(1.52)-0.218

(-0.23)0.33924.47***116

-- 121

Page 13: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略了一些其他情况,如未进入家族企业董事会、监

事会和高管层而被数据排除的二代数据,这可能包

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类,二代在企业的职位较低,在数据难以

反映出来。这一部分二代可能仍然处于实习或者

锻炼阶段,企业并没有进入实际的交接班过程,因

此这类二代与父辈之间因为交接班而导致的权威

冲突还没有展现出来。这部分样本并不是我们的

研究对象。第二类,二代在家族上市公司之外的企

业任职,并未参与现有家族企业的管理,甚至不愿

进入家族企业董事会。我们认为,这部分的二代目

前可能并没有接班的意愿,或者企业并未考虑交接

班问题。所以这部分样本也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事实上,随着家族企业一代创业者逐渐卸任,

接班二代即使不愿直接接手父亲的企业,仍然会进

入家族企业董事会。例如美的集团的二代何剑锋

一直从事 IT和投资业务,在家族企业中并不担任行

政职务,也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但是在父亲何享

健退居二线后,他一直以大股东身份在董事会中任

职。由此我们认为,家族企业的二代完全不进入企

业董事会或监事会的情况,在现实中是非常少见

的,因此,我们数据样本的这一偏差基本上不影响

文章的分析和结论。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家族企业继任研究的贡献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目前关于家族企业继任

研究主要集中在“跨代传承”和“跨代创业”两个主

流方向。前者认为,领导权的跨代传递是家族企业

的自然选择,因此大量文献集中于讨论后代的接班

意愿,以及传承安排中“传给谁”、“传什么”和“怎么

传”的问题(何轩等,2014);后者则将家族作为一种

制度和组织形式,讨论创业家族如何为创业提供资

源、能力和创业动力,以及家族与非家族企业在创

业导向、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从家族继承者个人面临的挑战和创业动

机出发,讨论在继任过程中的组合创业现象。将跨

代传承和跨代创业视角进行整合,提出组合创业是

传承过程中二代面临不利环境时,树立个人权威和

能力权威的策略选择。家族代际的更替伴随着权

威的更替和重建,传承本身就是创业过程的一部分

(Hoy and Sharma,2009),而跨代创业正是完成传

承,实现家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经。本文

的研究表明,组合创业是继承人在家族企业错综复

杂的网络关系中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的一种方式。

(二)基于权威合法性和比较期望理论视角的

家族组合创业分析

本文将家族作为组合创业的分析单位,讨论由

于二代继承所带来的组合创业动力,这种视角的转

变超越了单个创业者或线性多元化的战略逻辑

(Sieger et al.,2011)。基于这一研究视角,本文将

关注点从传统研究注重创业资源的资源观分析转

向对于创业者的研究上,分析二代在继承过程中面

临的权威建构问题。从权威合法性理论和比较期

望理论分析二代组合创业的行为倾向,将组合创业

“另创领地”作为家族继任者获取自身权威合法性

的重要途径。这将资源观与创业行为理论结合起

来,丰富和发展了家族传承和创业理论。

(三)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对家族组合创业的

影响

目前关于家族企业组合创业的研究基本上只

考虑家族因素对组合创业的影响,而缺乏对特定制

度环境的分析,这种一般性的研究缺乏情境针对

性。我们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在中

国转型制度环境下,市场化程度对家族组合创业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将会改变比较期望

的认知参考点,从而减弱了二代组合创业的意愿。

当前,转型经济的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家族创业行

为,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对此本文做出了

有益的探索。

本次研究的结果也为当前处在“接班”时期的

众多家族企业提供了借鉴。如何打破“富不过三

代”的魔咒,将权杖顺利交接到下一代手中?二代

继承者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的建立是影响代际传

承的关键因素。年轻的一代往往比父辈有更高的

学历和国际视野,但是如何使其优质的人力资本在

父辈建立的企业中发挥作用?怎样给年轻人提供

证明自己能力的舞台,又不会约束其创造力的发

挥,使其带领企业走向新的辉煌?采用组合创业的

方式“另创领地”或许是个不错的战略选择。

(作者单位:李新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

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韩剑,中山大学管理

学院;李炜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家

族企业研究中心;责任编辑:尚增健)

注释

①我国家族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晚,尚未传承到家族第三代。在本研究的样本中 95%的企业成立年限不足 20年,绝大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22

Page 14: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多数处在一代和二代的交接班时期。所以文中用“一代”来表示家族企业创业者或当前正在位的家族企业领导人,用“二代”来表示家族企业下一代继承者。

②在二代茅忠群进入企业之前,父亲茅理翔的企业飞翔集团已经将点火枪做到出口第一,获得“世界点火枪大王”的称号。1994年,茅忠群在父亲的劝说下进入家族企业准备接班,但他则不愿承接父亲创下的点火枪业务,而是“另创领地”,开始进入抽油烟机的厨具行业。并且,一开始就与父亲约法三章:“第一,必须跳出以前,另外成立一个独立的品牌;第二,另起炉灶,老员工不要,亲戚不能进入;第三,关于方太方向性的决策,要由我说了算”(《接力》杂志,2012年 5月)而后,在父亲的帮助下,茅忠群成立了方太集团,打造了“中国厨房第一品牌”。事实证明,茅忠群另创领地避开企业原有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机会放开手脚展现自身能力,树立权威。

③因为考虑到二代对企业组合创业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将二代进入家族企业 3年作为最低的显示时间跨度。在样本中,在 2011年之后的二代对企业的影响目前可能还没有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Beckhard R.,Dyer Jr G.,1983,“Managing Continuity inthe Family-owned Business”,Organizational Dynamics,Vol.12,No.1,pp.5~12.

(2)Bertrand M.,Johnson S.,Samphantharak K.,Schoar A.,Astrachan J. H.,2008,“Mixing Family with Business:A Studyof Thai Business Groups and the Families Behind them”,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88,No.3,pp.466~498.

(3)Boeker W.,1997,“Strategic Change:The Influence ofManag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Growth”,Th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0,No.1,pp.152~170.

(4)Brock J. K.,2003,“The‘Power’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No.34,pp. 90~99.

(5)Brown G.,Lawrence T. B.,Robinson S. L.,2005,“Terri⁃toriality in Organiz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30,No.3,pp.577~594.

(6)Carlock R. S.,Ward J. L.,2001,Strategic Planning forthe Family Business:Parallel Planning to Unify the Family andBusiness,Palgrave Macmillan.

(7)Carter S. R. M. D. P.,2004,“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A Description and its Link to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Emerging Paradigms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Ed⁃ward Elgar,pp.89~99.

(8)Carter S.,Ram M.,2003,“Reassessing 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21,No.4,pp.371~380.

(9)Cho T. S.,Hambrick D. C.,2006,“Attention as the Me⁃diator Between Top Management Team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c Change:The Case of Airline Deregul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Vol.17,No.4,pp.453~469.

(10)De Massis A.,Chua J. H.,Chrisman J. J.,2008,“Fac⁃tors Preventing Intra- family Succession”,Family Business Re⁃view,Vol.21,No.2,pp.183~199.

(11)Donckels R.,Fröhlich E.,1991,“Are Family Business⁃es Really Different? European Experiences From Stratos”,Fami⁃ly Business Review,Vol.4,pp.149~160.

(12)Dyer W. G.,Handler W.,1994,“Entrepreneurship andFamily Business:Exploring the Connecti”,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Vol.19,No.1,pp.71.

(13)Eglene O.,Dawes S. S.,Schneider C. A.,2007,“Au⁃

thority and Leadership Patterns in Public Sector Knowledge Net⁃works”,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37,No.1,pp.91~113.

(14)Ferguson T. D.,Ketchen D. J.,1999,“OrganizationalConfigurations and Performance:The Role of Statistical Powerin Extant Research”,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No.20,pp.385~395.

(15)Gupta V. K.,Turban D. B.,Bhawe N. M.,2008,“TheEffect of Gender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93,No.5,pp.1053~1061.

(16)Habbershon T. G.,Nordqvist M.,Zellweger T. M.,2010,Transgener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Exploring Growth andPerformance in Family Firms Across Generations,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pp.1~38.

(17)Hoy F.,Sharma P.,2009,Entrepreneurial FamilyFirms,Pearson College Division.

(18)Iyer D. N.,Miller K. D.,2008,“Performance Feed⁃back,Slack and the Timing of Acquisi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51,No.4,pp.808~822.

(19)Jacquemin A. P.,Berry C. H.,1979,“Entropy Measureof Diversification and Corporate Growth”,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pp.359~369.

(20)Kellermanns F. W.,Eddleston K. A.,Barnett T.,Pear⁃son A.,2008,“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y Member Charac⁃teristics and Involvement:Effects o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in the Family Firm”,Family Business Review,Vol.21,No.1,pp.1~14.

(21)Lansberg I.,1999,Succeeding Generations:Realizingthe Dream of Families in Business,Harvard Business Press.

(22)Le Breton-Miller I.,Miller D.,Steier L. P.,2004,“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Effective Fob Succession”,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Vol.28,No.4,pp.305~328.

(23)Longenecker J.,Schoen J.,1978,“Management Succes⁃sion in the Family Busines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Vol.3.No.16,pp.1~6.

(24)MacMillan I. C.,1986,“To Really Learn About Entre⁃preneurship,Let's Study Habitual Entrepreneurs”,Journal ofBusiness Venturing,Vol.1,No.3,pp.241.

(25)McGaughey S. L.,2007,“Hidden Ties in InternationalNew Venturing:The Case of 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Vol.42,No.3,pp.307~321.

(26)McMillan J.,Woodruff C.,2002,“The Central Role ofEntrepreneur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s,Vol.16,No.3,pp.153~170.

(27)Mintzberg H.,Jorgensen J.,Dougherty D.,Westley F.,1996,“Some Surprising Things About Collaboration—KnowingHow People Connect Makes It Work Better”,Organizational Dy⁃namics,Vol.25,No.1,pp.60~71.

(28)Mishina Y.,Dykes B. J.,Block E. S.,2010,“Why“Good”Firms Do Bad Things:The Effects of High Aspirations,High Expectations,and Promin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Corpo⁃rate Illega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53,No.4,pp.701~722.

(29)Nordqvist M.,Melin L.,2010,“Entrepreneurial Fami⁃lies and Family Firms”,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Vol.22,No.3,pp.211~239.

(30)Nordqvist M.,Wennberg K.,Bau M.,Hellerstedt K.,2013,“An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Perspective On Succession in

-- 123

Page 15: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Family Firm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40,No.4,pp.1087~1122.

(31)Osnes G.,2011,“Succession and Authority:A CaseStudy of an African Family Business and a Clan Chie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Vol.11,No.2,pp.185~201.

(32)Peabody R. L.,1962,“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Author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Vol.6,No.4,pp. 463~482.

(33)Pierce J. L.,Kostova T.,Dirks K. T.,2001,“Toward aTheory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s”,Academyof Management Review,Vol.26,No.2,pp. 298~310.

(34)Plate M.,Schiede C.,Von Schlippe A.,2010,“Portfolio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ontext of Family Owned Businesses”,Transgenerational Entrepreneurship,Edward Elgar Publishing,pp. 96~123.

(35)Redding S. G.,1990,The 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Walter de Gruyter.

(36)Rogoff E. G.,Heck R. K. Z.,2003,“Evolving Researchin Entrepreneurship and Family Business:Recognizing Familyas the Oxygen that Feeds the Fire of Entrepreneurship”,Journalof Business Venturing,Vol.18,No.5,pp.559~566.

(37)Rosa P.,Scott M.,1999,“The Prevalence of MultipleOwners and Directors in the SME Sector:Implications for OurUnderstanding of Start-up and Growth”,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Vol.11,No.1,pp.21~37.

(38)Schulze W. S.,Lubatkin M. H.,Dino R. N.,2003,“Ex⁃ploring the Agency Consequences of Ownership DispersionAmong the Directors of Private Family Firm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6,No.2,pp.179~194.

(39)Scott M.,Rosa P.,1996,“Has Firm Level AnalysisReached its Limits? Time for a Rethink”,International SmallBusiness Journal,Vol.14,No.4,pp.81~89.

(40)Scott,W. R.,1975,“Organizational Structure”,AnnualReview of Sociology,Vol. 1, pp. 1~20.

(41)Sharma P.,Chrisman J. J.,Chua J. H.,1997,“StrategicManagement of the Family Business:Past Research and FutureChallenges”,Family Business Review,No.10,pp.1~35.

(42)Sieger P.,Zellweger T.,Nason R. S.,Clinton E.,2011,“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 in Family Firms:A Resource-basedPerspective”,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Vol.5,No.4,pp.327~351.

(43)Thaler R. H.,Shefrin H. M.,1981,“An Economic The⁃ory of Self-contro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9,No.2,pp.392~406.

(44)Venter E.,Boshoff C.,Maas G.,2005,“The Influenceof Successor-related Factors On the Succession Process in Smalland Medium-sized Family Businesses”,Family Business Review,Vol.18,No.4,pp.283~303.

(45)Wally,S. and M. Becerra,2001,“Top ManagementTeam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c Changes in DiversificationPosture: the Case of U.S. Multinational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6(2),pp.166~188.

(46)Westhead P.,Wright M.,1998,“Novice,Portfolio,andSerial Founder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Vol.22,No.4,pp.63~100.

(47)Westhead P.,Wright M.,1999,“Contributions of Nov⁃ice,Portfolio and Serial Founders Located in Rural and UrbanAreas”,Regional Studies,Vol.33,No.2,pp.157~173.

(48)Wheelock J.,Susan B.,1998,“Dependency or Self-Re⁃liance? The Contradictory Case of Work in UK Small BusinessFamilies”,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Vol.19,No.1,pp.53~73.

(49)Wiersema M. F.,Bantel K. A.,1992,“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Th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5,No.1,pp.91~121.

(50)Williamson O. E.,2000,“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Looking Ahea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8,No.3,pp.595.

(51)Zellweger T. M.,Sieger P.,Muehlebach C.,2010,“How Much and What Kind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sNeeded for Family Business Continuity?”,Transgenerational En⁃trepreneurship,Edward Elgar Publishing,pp.195~213.

(52)Zellweger T.,2007,“Time Horizon,Costs of EquityCapital and Generic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Firms”,FamilyBusiness Review,Vol.20,No.1,pp.1~15.

(53)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

(54)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孙耀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55)陈凌、应丽芬:《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管理世界》,2003年第 6期。

(56)范博宏、马新莉:《传承从来是难题》,《商学院》,2012年第 11期。

(57)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 2009年度报告》,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58)何轩、宋丽红、朱沆、李新春:《家族企业为何意欲放手?——制度环境感知、政治地位与中国家族企业主的传承意愿》,《管理世界》,2014年第 2期。

(59)贺小刚、连燕玲、张远飞:《经营期望与家族内部的权威配置——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第 4期。

(60)贺小刚、连燕玲:《家族权威与企业价值:基于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9年第 4期。

(61)贺小刚、李新春、连燕玲:《家族成员的权力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 5期。

(62)李新春、何轩、陈文婷:《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 10期。

(63)李新春:《单位化企业的经济性质》,《经济研究》,2001年第 7期。

(64)连燕玲、贺小刚、张远飞:《家族权威配置机理与功效——来自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1年第 11期。

(6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66)杨学儒、李新春:《家族涉人指数的构建与测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 5期。

(67)杨学儒、朱沆、李新春:《家族企业的权威系统与代际传承》,《管理学报》,2009年第 11期。

传承还是另创领地?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124

Page 16: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 6期

BRIFE COMMENTAR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and the Integration in Trade: A Theoretic Model and a Measuring CaseStudy ……………………………………………………………………………………………………… Ma Changgang

A Commentary on the Theory Progress and Key Problems of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Based on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Wang Zhizheng and other writers

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A New Exploration into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Conflict in Policies……Ye Dafeng

The Obstacles, in Interests, of the Interreg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Surmounting of these Ob⁃stacles ………………………………………………………………………………………………………… Dai Shengli

A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Natural Risks, on the Model of the City Elastic Communities…………………………………………………………………………………………………………………Zhang Hui

A Trans- Layer Study on the Change in the Regional Investment Structure of the Listed Family Firms……………………………………………………………………………………………… Jing Xiuli and Wang Xiao

A Model of the Plan of the Employees’Help that Promot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tegrating them⁃selves with the Urban Community …………………………………………………………… Zhang Hongru and Li Qun

An Essential-Factor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omposition, on the Impact of the Effect Rate of theKnowledge Transfer of the Innovation Team of the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Lu Li and Guo Yong

Our Thought on the Tactics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 in Firms……………Wu Jing, Cao Xiaojun and Ling Zishan

The ABSTRACT OF SELECTED ARTICLES

The Industrial Heterogeneit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vincial Growth Convergence in ChinaDai Mi and Mao Rui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economic convergence in China’s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economic convergence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 The study made before has generally found that the absolute convergence does not exist between provinces. Inthis article, we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is conclusion as a whole has neglected the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nature of theconvergence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GDP per capita, the labor productivityin China’s industrial departments has showed the steady absolute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vergence in theindustrial departments has not led to the convergence in the whole economy, because (1) there does not exist conver⁃gence i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in non-industrial departments. (2) the degre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various provinc⁃es has been unbalanced. The industrial proportion in backward provinces is relatively small, which led to the drivingfunction of the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rate is small. By the counterfactual analyses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if the indus⁃trial gap between all provinces is narrowed, the GDP per capita will show obvious convergence. The conclusion madein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aining the problem of the econom⁃ic convergence in China, and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backward area and promoting the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backward area is helpful to narrowing the gap of the economic growth between Chi⁃na's regions.

Is it Succession of the Family Business or Creating Other Fiel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thorityLegitimac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Succession of the Family Business

Li Xinchun, Han Jian and Li Weiwen

The intergenerational succession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business (FB). However,often due to inadequate authority legitimacy, the successor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SOTSG) has faced the embarrass⁃ment that“the young lords can hardly let others be convinced”.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henomena, we have, in this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 of the inadequate legitimacy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authority theory and the comparative expectation theory. This research has shifted its focus from the content and the

-- 187

Page 17: ñ¸ ! ùú ø| û À Èø E E É V µF e QN¼ f Ëpaper.usc.cuhk.edu.hk/.../2012/201512_17_paper.pdf · Ö LuP ¯ _ æ ÿ1J 15 @K¯,´£K^ Ä 'f6< È ¼ 5 ¯ê ° ° j s 1 8# W =CãM

MANAGEMENT WORLDNo.6 2015

Editor in Chief:Vice Chief_Editor:President:Acting General Editor:Sponsor:Add:Tel:

Li KemuTian Yuan, He Shaohua, Lu Jian & Jiang DongshengGao YanjingLi Zhijun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P.R.C.A-20,Block13,Peace Street,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China(010)62112235 62111169

MANAGEMENT WORLDOriginal Name: ADMINISTRATIVE WORLD

way of the FB succession to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ition and the grouping startinga business and to its micro mechanism.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sic assumption that one of the possible choices ofthe SOTSG is not simply inheriting his or her father’s business, but on the basis of“creating other field”, that is tosay , entering into other field, and that this starting a business by grouping is the strategic selection of constructing per⁃sonal authority and showing the legitimating of his or her ability, when they are under the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inwhich they face the inadequacy of the legitimating of his or her authority and in which their comparative expectationhis too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environment as changing reference framework of the comparative framework,will also impact on the tendency to the second generation starting, in group, a business. This study model has organical⁃ly combined the family succession, the authority legitimating and the theory of starting, in group, a business, and hasexpanded and deepened the study on starting a business, in generation, of the FB. By the use of the data of the FB inChina’s listed company, we have, in this article, examined, by analyses,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etical proposition,given a better steady case support, and provided an explanation, which relies on the system circumstanc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generation succession of China’s FB and starting, in group, a business.

A Study, on the Spillover of the Knowledge of Starting a Busi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Newly StartingBusiness, an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Knowledge Integration

Xu Hui, Wang Lin and Zhang Yang

The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new firms (INF) is a process of the constant obtain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spillover of and the shif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employees who are sent to foreigncountries to work hav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rms’knowledge. In this pa⁃per, taking as the main line the knowledge integration of INF,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ioneer, we have probedinto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knowledg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of theINF. By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stage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the INF andthe storage amount have evolution-ized together,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pansion in the overseas market, the peo⁃ple who have been sent to foreign countries to work have played the role of the entrepreneur, whose high knowledge po⁃tential of 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promote knowledge spillovers; we hav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at of the pioneer,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knowledge integration.On the entrepreneur level, and in the stage of having no experience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transfer is made throughcross-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at stage of having a short period of experience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transferhas been made through the entrepreneurship imitation and starting a business of being the cross-culture, but at thestage of the internationalized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transfer has been made through starting a business by himselfor herself. In the respect of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of the pioneer at different stage and the change inknowledge, the role of the firm will be slowly revolutionized from the supporter to the coordinator and the controller.

--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