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 b17 1-3

Post on 12-Apr-2017

176 views 3 download

Transcript of Phy b17 1-3

§17.3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中的4条谱线可见光区域内

到1885年,人们从光谱仪中观察到的氢光谱线已有14条

退出返回

1885年 J. J. Balmer 巴耳末

…=−

= ,,,543 222

2

nn

nBλ nm56364.B =

事实上还有许多谱线,最后谱线趋近一个极限位置:

364.56nm=∞H 构成一个完整的谱系

理论上,谱系内包括无穷多条谱线

退出返回

1889年 里德伯(J. R. Rydberg)

波数λ

ν 1~ =

1710096776.14 −×== mB

RH

⎟⎠⎞

⎜⎝⎛ −= 22

121~

nRHν …= ,,,n 543

里德伯常量

由此公式给出的一系列谱线叫做巴耳末系

退出返回

⎟⎠⎞

⎜⎝⎛ −= 22

111~

nRHν赖曼系(1906)

(远紫外区)L,3,2=n

⎟⎠⎞

⎜⎝⎛ −= 22

131~

nRHν L,5,4=n帕邢系 (1908)

(近红外区)

⎟⎠⎞

⎜⎝⎛ −= 22

141~

nRHν L,6,5=n布喇开系 (1922)

(较远红外区)

⎟⎠⎞

⎜⎝⎛ −= 22

151~

nRHν L,7,6=n普丰德系(1924)

(更远红外区)

退出返回

⎟⎠⎞

⎜⎝⎛ −= 22

11~nm

RHν ( n > m )

)()(~ nTmT −=ν ( n > m )

2)(nRnT H=光谱项

谱线的波数可以表示为两光谱项之差

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确定后,许多人尝试为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一模型,以解释光谱的实验规律。

退出返回

2. 原子结构的经典模型J. J. Thomson 1897年 发现电子

1903年 提出一种当时最有影响的原子结构模型

m10 10−

卢瑟福

θ1911年

α粒子被金箔散射的实验原子的有核模型

1909年 盖革、马斯登

厚度 10-6m

1/8000

返回 退出

卢瑟福 (E. Rutherford)

散射角 o90>

α粒子散射

原子的有核模型

++--

1/8000

散射角 o90>

原子的中心有一荷电Ze的原子核,其线度不超过 ,却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原子质量,原子核外有Z个带负电的电子,它们在核的库仑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轨道绕核运动。

m10 15−

显然与事实不符原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经典理论退出返回

1913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玻尔假设

1. 定态假设 电子绕核运动时原子既不辐射也不吸收

能量,而是处于一定的能量状态(定态)。原子的定态能量不能连续取值,只能取某些分立的值(能级)。

2. 跃迁假设 只有当原子从某一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

时,原子的能量才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原子辐射或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

mn EEh −=ν

3. 角动量量子化 氢原子中容许的定态是电子绕核圆周运动的角动量满足

Lh 3 2 12

,,,nnhnvrme ===π

退出返回

2

2

4 vmer

eoπε=→

2

22

4 re

rvm

oe πε

=

nen rm

nhvπ2

=π2hnvmr nen =角动量量子化

2

22

emnh

re

on π

ε= 2

1nr=

m105290 102

2

1−×== .

emh

re

o

πε

),3,2,1( L=n

玻尔半径

L 9 4 111 ,,, rrr电子的轨道半径

退出返回

nonen r

evmEεπ42

1 22 −=整个原子的能量

2

22

emnh

re

on π

ε=

nen rm

nhvπ2

=

222

4

8 nhem

Eo

en ε

−= ),3,2,1( L=n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eV.hem

Eo

e 6138 22

4

1 −≈−=ε

氢原子能级 L,E,E,E 94 11121

nE

En =

基态、第一激发态、第二激发态、…退出返回

En(eV)

巴耳末系

赖曼系

帕邢系

布喇开系普丰德系

-13.6

-3.4

-1.5-0.9-0.5

0 ∞=n

1=n

2=n

3=n4=n5=n

=1E

=2E

=3E

氢原子能级图退出返回

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原子需吸收能量

eV.EE 21012 =− 氢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

相当于电子从第一轨道

跃迁到无穷远处 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电离

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 时∞E

eV.EE 6131 =−∞使氢原子电离所需的能量(电离能)

λν hch =

mn EEh −=ν)(1

mn EEhc

−=⎟⎠⎞

⎜⎝⎛ −== 22

111~nm

RHλν

)11()4(4 2232

0

4

nmceme −=

hπεπ 222

4

8 nhem

Eo

en ε

−=

退出返回

chem

cem

Ro

eeH 32

4

320

4

8)4(4 επεπ==

h

17 m101 373 0971 −×= .RH

17 m108 775 0961 −×= .RH实验值

1914年,弗兰克(J.Franck)-赫兹(G.L.Hertz)实验直接

证明了玻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原子中存在能量不连续的定态

退出返回

§17.4 电子的波动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νhE =λhp =λν 、标志波动性的物理量

hpEr

、标志粒子性的物理量

rrP

波面

kr

0rr0P

xy

z

O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cos( 00 krt −= ωΨΨ

)cos(0 rkt rr⋅−= ωΨΨ

)(0

trkie ωΨΨ −⋅=rr

写成复数形式 光子

)(

0

Etrpi

e−⋅

=rr

hΨ)(

2

0

Etrph

ie

−⋅=

rrπ

ΨΨ退出返回

光具有粒子性 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1923年德布罗意 (L. V. de Broglie)

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并且

ph

hE

== λν 德布罗意关系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 德布罗意波

在自由空间中运动的实物粒子 自由粒子

与自由粒子相对应的波是平面简谐波

)(

0

Etrpi

e−⋅

=rr

hΨ)(

0trkie ωΨΨ −⋅=

rr

返回 退出

波函数

德布罗意 (L. V. de Broglie) 进而把氢原子的定态与驻波联系起来

…== 3 2 1 2 ,,,kkr λπ

ph

=λvm

hkphkr

0

2 ==π

hkhkvrm ==π20 …= 3 2 1 ,,,k

退出返回

电子衍射实验

戴维孙(C. J. Davisson) 革末(L. H. Germer)19261919

V54=U加速电压

1927

镍单晶

返回 退出

电子在镍单晶上衍射的结果

41 2 9876533.06

21U

ph

退出返回

汤姆孙(G.P.Thomson)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束

金属箔

电子枪

金属箔是一种多晶体,由大量取向各异的微小晶体组成

X射线的衍射图 电子的衍射图返回 退出

约恩孙(C. Jonsson) 1961年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From top to bottom the approximate numbers of electrons involved are 7, 100, 3000, 20 000, and 70 000.

m =0.01kg ,v =300m/s的子弹 CAI

m 10212300010

10636 3434

−−

×=××=== .

..

mvh

phλ

h 极其微小,宏观物体的波长小得实验难以测量

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退出返回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 粒子性“整体性” 、“不可分割性”不是经典的粒子,抛弃了“轨道”概念

(2) 波动性“可叠加性”、 “干涉” 、“衍射”、 “偏振”具有频率和角波数

不是经典的波 不代表实在的物理量的波动

光的衍射现象∗∝ΨΨI衍射光强 ∗∝ΨΨ找到光子的概率

到达光子数最多的地方形成衍射极大值退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