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3 - szb.gyxww.net

Post on 20-Oct-2021

7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百姓生活 3 - szb.gyxww.net

百姓生活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马建平编 辑 马 玉 版 式 马 玉

电子邮箱:mayu8791@163.com

各部门电话:■融媒体指挥中心 2863762 ■报纸编辑部 2863758 ■采访中心 2863760 ■时政新闻部 2863766 ■通联部 2863767 ■评论部 2863764 ■新媒体中心 2863782 ■广告部 2863769 ■办公室 2863787

■讲 述

生活随手拍定格温馨瞬间定格温馨瞬间讲述生活感动讲述生活感动

mayumayu87918791@@163163.com.com

进入 9月,学校陆续开学,彭阳县交岔乡保阳村教学点沉寂了一个暑假后,迎来了开学日。

9月 2日一大早,学校老师兼校长姬文镇早早就搬出桌椅,准备好疫情检测的相关物品,站在校门口等待着学生的到来。

与学校遥相呼应,坐落于大山深处,仅剩的一户农家院子就是学生马雪荣的家。

不大的土院里,一排老旧窑洞前,一栋新建的红砖瓦房格外显眼,那是两年前政府给五保户免费修建的保障房,马雪荣就住在这间新房子里。

早晨7点多钟,太阳刚爬过山头。“荣儿,赶紧起来,上学了。”马雪荣

奶奶扔下扫帚,疾步揭开门帘走进屋里,叫醒了被窝中熟睡的马雪荣。

对于起床这件事,9 岁的她显然比同龄孩子更懂事,不但没有撒娇、拖延,反而怪奶奶没有早点叫醒她,“你腿疼,说好每天早上的院子我扫的,你咋又扫了!”话音刚落,只见她麻利地起身、穿衣,洗漱、整理好书包后,一路小跑进入右侧窑洞内,向坐在炕边的盲人妈妈打过招呼后,顺手拿起立在墙角的棍子,牵起早已坐在门口等候的、眼睛看不见的外公的手,开始向学校走去。

自此,寂静荒芜的大山里、蜿蜒崎岖的

山路上,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开始缓缓移动。10 多分钟后,这对身影出现在学校门

口。“娃娃交给我,你老人家就放心回去,

眼睛看不见,路上一定慢点走。”目送老人离开后,姬文镇和马雪荣继续在门口等待另一位学生杨桂萍。

很快,伴随着阵阵“隆隆隆……”的摩托车声,杨桂萍爸爸和 8岁的杨桂萍赶到了校门口,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她身后还有一个更小的女孩儿。

“姬老师,今年又给你带来一个学生,姊妹两个就有劳您费心了。”话说间,杨桂萍爸爸把孩子领到姬老师跟前。

“送到学校,你就放心吧。”摸着孩子的小脑瓜,姬文镇笑着说。

教学点全体师生报到完毕。新学期正式开始。开学第一课,举行升国旗仪式。马雪荣和杨桂萍趁着老师做准备的间

隙,互相整理着戴在胸前的红领巾,却引得站在一旁的杨桂琴也嚷嚷着要红领巾。因她太小,只有明年上一年级成为正式少先队员后才能佩戴红领巾,但看着她撇着嘴、眼泪汪汪的“可怜”样,于心不忍的姬老师就“特批”她今天可以戴一次。

就这样,三个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一脸严肃地站在旗杆下。

学校没有广播,姬文镇拿出手机,调试好声音后,伴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欢迎同学们回到校园,这学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考出更好的成绩,将来报效祖国。”“这学期,因为杨桂琴同学的加入,让咱们的‘队伍’又壮大了,让我们再次向她的到来表示欢迎。”在不大的教室里,姬老师简短、幽默的开场白令原本严肃的氛围一下轻松不少。

三个孩子,不同年级,一间教室,复式课堂正式开讲。

首先给三年级的马雪荣和杨桂萍上数学课。

通过讲解、提问、练习等环节,确定两人已经充分掌握课堂内容,布置好作业,安顿两人认真计算后,姬老师开始在黑板的另一半为杨桂琴上学前课。

“今天咱们先来认识数字 1、2、3。”在反复认读后,姬老师开始手把手教她握笔写字。

一个讲得仔细,一个学得认真,到下课时,杨桂琴已经能够写出数字“1、2、3”了。

早上的课很快结束,到了中午午餐时间,每人一碗“鸡肉烩菜”配饼子,三个孩子大快朵颐,很快“光盘”。

下午的体育课,滚铁环、跳绳、拍篮球,虽是些费体力的项目,但三个人玩得很开心。你拍给我,我拍给你;你跳我数,我跳你数;一起追滚出的铁环……校园上空不时传来孩子阵阵清脆的欢笑声。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放学时间,就在三个孩子排着队准备离校时,姬老师突然走出来:“先等等,我这儿还有一份开学礼物要给你们,你俩猜猜是谁送的?”“不会又是王阿姨吧。”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说的“王阿姨”,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的幼教老师王艳。

她去年 8月份通过网络得知“大山深处,一个学校只有两个女童上学”的消息后,就决定一直给予她俩物资支持。由此,源源不断的包裹就从连云港寄来。漂亮的连衣裙、衣服、裤子、鞋子,崭新的书包、课外书、铅笔盒、作业本等先后被送到孩子手中。

这次也不例外,“羽绒服、运动鞋、新书包,每人一套。”

从姬老师手中接过礼物,两个孩子欣喜不已,嚷嚷着要通过手机视频当面向王艳阿姨表示感谢。

于是师生 4人围坐一团,随着电话中传来一声“喂”的声音,王艳阿姨“亮相”,两个孩子争着抢着开始搭话,“王阿姨好。”“王阿姨好。”“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寄来这么多漂亮的衣服、鞋子、学习用品。”“王阿姨您对我们这么好,我俩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您。”

孩子的热情、懂事让电话那头的王艳感动不已,她动情地说:“不谢不谢,只要你俩好好学习,我就非常满意和高兴。”

当听到王艳说“等有时间一定去固原看你俩”时,马雪荣和杨桂萍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终于有机会见到王阿姨啦”。

依依话别后,孩子们走出了校门。此时,马雪荣爷爷和杨桂萍、杨桂琴

的爸爸早已候在了门口,得知孩子们又收到了远方好心人寄来的礼物时感动不已,分别叮嘱孩子一定要好好念书,以此答谢王阿姨。

姬文镇作了交代,安顿让回家好好写作业后,一如往常般站在门口目送着他们离开。

夕阳下的校园,此刻只剩他一人坐在办公桌前备着教案,虽显冷清,但他内心火热。因为,他明白,自己今天的坚守是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一个老师三个娃的开学日

一个老师三个娃的开学日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王平花

王平花//

文文

李飞龙

李飞龙

张张

兰兰//

图图

我和高我和高考之缘考之缘黄金堂

夜深人静,想起和高考之缘。这需要从奶奶说起。奶奶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具体是哪一年,她也说不清

楚。从我记事起,她的形象似乎就没有变过。头发绾着发髻,嘴里叼着旱烟锅,常年穿着老式大襟子衣服,裤腿扎着,小脚尤其显眼。一到寒暑假,我们一群小孩,每天围在奶奶身边,吵吵嚷嚷,哭喊打闹。奶奶虽然不识字,但记忆力却好得出奇,她对年轻时所经历过的往事和听到的鬼故事记得清清楚楚。看到我们一天到晚耍得不亦乐乎,就盘腿坐在炕沿上,把一尺多长的旱烟锅点燃,缓缓吸几口,在烟雾缭绕中,咳嗽几声,再把旱烟锅在炕沿上敲击几下,等我们都扭头看向她的时候,就拉开了故事序幕。故事往往从狐仙鬼怪或生产队里的趣事开始,讲得很是精彩。但不管讲什么,最后总要讲到二叔当年上学时,趴在窑洞炕上闭门不出,彻夜点着煤油灯,勤奋苦学的故事。我们也明白,奶奶多么希望我们能从中悟出学习的道理。

奶奶说,爷爷总是眼馋别人家劳力多,挣的工分也多,而二叔大小伙子一个,整天不是写就是背,白白浪费一个好帮手。更严重的是,二叔晚上不按时睡觉,每次爷爷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二叔门缝里透出的煤油灯亮光,就会生气。他倒不是心疼二叔累坏身子,而是太浪费煤油。于是,就站在院子里大声呵斥。二叔被爷爷吼得慌神,就假装吹灯睡觉,等听不到爷爷的声音,又爬起来点灯学习。时间一久,还是被爷爷发现了,就气冲冲地去推门,却死活也推不开。无奈之下,爷爷就把气出在奶奶身上,认为是她纵容娇惯,造成了二叔的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奶奶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自然也知道多挣一个工分的重要性。但不知何故,她在二叔念书这个问题上立场极其坚定,默默承受着爷爷甚至村里人当面和背后的指责,就是不愿让二叔中断学业。爷爷对二叔念书深恶痛绝,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好办法终止学业,逼急了二叔就以绝食相抗,这毕竟让爷爷心生顾虑,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奶奶虽然不知道文学上关于人物描写的方法,但她却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夹杂俗语、俚语、谚语等语句,像一个文学大师讲课一般,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把爷爷和二叔之间的斗争与反斗争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起初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对二叔钦佩有加并深以为荣,免不了说一番豪言壮语。奶奶更是陶醉其间、乐此不疲。但小孩玩耍的乐趣远远胜过读书,更何况奶奶翻来覆去的重复多次,大家也就不以为然了,依旧是上树抓鸟、下河摸鱼、骑驴赶羊、顺坡打滚。甚至后来,奶奶张嘴刚说出一句:“想你二叔当年学习……”我们就一哄而散,屋里只留下烟锅敲击炕沿声。

故事的结果我们早都知道,二叔确实是一个读书的料子。他在恢复高考第一年,一举中榜,成了全公社第一个大学生。喜讯传来,全村震惊。爷爷第一次在奶奶面前出现了灰溜溜的样子,同时也第一次在村里人面前把腰杆拉得很直。当然,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二叔毕业后自然是留在城里工作了。至于干什么工作,我们是没有兴趣过问的。奶奶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故事往往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对于我们的贪玩,奶奶还是要强调一句:“等你二叔回来收拾你们。”

奶奶的话给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添了一丝阴影,有时也不得不拿出书本看看,免得奶奶一不高兴,把我们的底都透露出去。毕竟,逢年过节,二叔总是要回家探亲的。慢慢地,我们都发现,家里的气氛,从二叔一回来就变化了。首先是爷爷一改往日高门大嗓的喊叫和喋喋不休的唠叨,变得温和寡言平心静气,走路轻手轻脚,好像一点点响声就会惊醒已经日上三竿还在炕上沉睡的儿子。他对奶奶说话和颜悦色,几乎有了相敬如宾的感觉。奶奶更是神采奕奕、笑容满面,家长里短的闲话一个都不讲,旱烟锅也消失了,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好像要干点什么,好像又不知该干什么。平常鸡飞狗叫、驴嘶猪跑的院子,似乎一下子都消声了,一切都静悄悄地。我和年龄相仿的五姑、六姑一起躲在灶房里拉风箱烧水、做饭。我们三个话少语轻,小心翼翼,生怕有一点点响动,打扰了二叔的好梦。

二叔起床洗漱完毕,饭菜早已摆好。他在几个饱嗝中,必定要逐一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我们兄弟几个站成一排,就像一群赎罪的人,虔诚地读着,生怕出半点差错,紧张的冷汗直流。这时,奶奶的笑容就很灿烂,我知道她的故事又添了新的素材。

不得不承认,奶奶和二叔还是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年岁渐长,我逐渐收起了贪玩之心,慢慢融入到学习中,也越来越像奶奶所期望的那样,废寝忘食、一心一意。多年以后,我也考上了大学。后来,四弟考上了大学。再后来,我的几个表兄弟,也通过高考走向了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大城市,在那里成家立业,事业有成。

有一年,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时,都笑言大家为什么都怕二叔呢?大家一致认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子里上完初中的学生很少,能上高中的更是寥寥无几。二叔是第一个跳出龙门的人,并且将这个记录保持了好多年,自然是曲高和寡,水清无鱼。但归根到底,他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做了一个好榜样。

作为一个高考的受益者,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二叔当年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非常乐于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承者,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让更多的孩子把高考之路走得踏实稳健。

←烈日下负重的背影。 本报记者 王 倩 摄↑晚饭后,唱段秦腔。 本报记者 杨 霏 摄

→ 傍 晚 时分,在宽敞的广场上练练字。

本 报 记 者杨 霏 摄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那么欢乐。 本报记者 马 玉 摄

写作业

写作业,,我们一向很认真

我们一向很认真

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

55岁的杨贵琴吃到可口的营养午餐岁的杨贵琴吃到可口的营养午餐

今天的体育课内容是滚铁环

今天的体育课内容是滚铁环

复式课堂开课啦

复式课堂开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