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12
李志誠博士序 翻閱本書,你會看到很多兒童財商文章,在這篇序文中,我倒想談談有關 家庭教育對兒童財商的關係及重要。 耶魯大學前校長理查德.萊文曾說:「如果一位耶魯大學畢業生,居然只擁 有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失敗。」這句話適用於家 庭裡的財商教育,如果父母只提供孩子豐衣足食,那恐怕也是父母的最 大失敗。 萊文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他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 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樣, 父母不應單給孩子有足夠的金錢使用,而是要教育他們從小掌握金錢的真 諦,這才是真正的藏富於孩子,讓他們終身受用。 父母若希望孩子對金錢、理財有清晰的方向,不為功利所累,那我們便 不能放棄家庭裡的財商教育,只有教育,才能使孩子對自己的觀點和判 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讓他們在賺錢、用錢時有明確 的目標。 不少父母很注重下一代對各種學科的認識,甚至很重視課堂外的教育,但 遺憾的是,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卻遠遠不夠。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當別人評 價自己時,財富只是個人成就的附屬品,而非主角。不要讓大家只記得你 的錢,更重要的是你是誰。 父母很想孩子幸福快樂,但孩子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往往取決於孩子對財 商的意識和思維方式。父母得要讓孩子知道,人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 條一直上升的直線,所以財富多寡也是條曲線。教導孩子學會感激,因為 感激能帶給我們最單純的快樂。對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不」! 幫助孩子找到他們人生的使命。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 12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ranscript of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Page 1: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林文光推薦序我在大約5年認前識李志誠博士,當時他正與陳裕光博士一起創立傳承學院。我發現李博士是個對任何事情都充滿激情的人,在某程度上,他是個在不完美世界中的理想主義者。

李博士一直致力協助華人家族傳承其價值觀、關係、企業文化、知識和財富,讓家族達致世代相傳,他這個心願及承擔令人非常敬佩。對很多家族而言,這是個漫長的旅程。不過,家族成員若在價值觀和目標上可以建立到共識,便可以把這些障礙減到最低。

作為多年致力於協助處理個人財務和家庭事務的專業人士,我得出的結論是,財富並不等同於幸福,有時還剛好相反。

這本書非常值得細看,正如書中所說,每個人都必須明確分辨到「需要的」和「想要的」。它展現了從年幼開始教育下一代金錢價值的重要性,從孩子參與儲蓄的習慣和捐獻的藝術中,我們意識到財富最終以慈悲的心和愛的形式出現。

社會和其他人如何因著我們的財富而得益,往往較我們怎樣創造財富更重要。

林文光華人家族傳承研究所研究院士

Coutts前北亞區主管

李志誠博士序翻閱本書,你會看到很多兒童財商文章,在這篇序文中,我倒想談談有關家庭教育對兒童財商的關係及重要。

耶魯大學前校長理查德.萊文曾說:「如果一位耶魯大學畢業生,居然只擁有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失敗。」這句話適用於家庭裡的財商教育,如果父母只提供孩子豐衣足食,那恐怕也是父母的最大失敗。

萊文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他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樣,父母不應單給孩子有足夠的金錢使用,而是要教育他們從小掌握金錢的真諦,這才是真正的藏富於孩子,讓他們終身受用。

父母若希望孩子對金錢、理財有清晰的方向,不為功利所累,那我們便不能放棄家庭裡的財商教育,只有教育,才能使孩子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讓他們在賺錢、用錢時有明確的目標。

不少父母很注重下一代對各種學科的認識,甚至很重視課堂外的教育,但遺憾的是,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卻遠遠不夠。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當別人評價自己時,財富只是個人成就的附屬品,而非主角。不要讓大家只記得你的錢,更重要的是你是誰。

父母很想孩子幸福快樂,但孩子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往往取決於孩子對財商的意識和思維方式。父母得要讓孩子知道,人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條一直上升的直線,所以財富多寡也是條曲線。教導孩子學會感激,因為感激能帶給我們最單純的快樂。對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不」!

幫助孩子找到他們人生的使命。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1211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2: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曾敏儀女士序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提及。理財教育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一部份,它就像家訓那樣,每戶人家都會總括到一兩個精髓理念。

例如,有些家庭強調「節儉」,於是家長對孩子的理財灌輸,都是以慳得就慳為基礎,可行的話,寧願花時間步行至目的地,也要節省幾塊車錢。

亦有些家庭則堅守「絕不借貸」的原則,教導子女無論如何都不許借錢。父母根深柢固地相信「借錢是壞事」,所以有子女打算用數十年時間儲蓄到足夠的金錢,用現金買房子,結果他到40歲還沒有買到房子。

這些做法固然沒有對錯之分,但其實他們可以用更全面的思考去判斷、衡量,例如:要是時間花在別的地方,可以更有效辦事嗎?要怎樣運用金錢,才可以既配合家庭原則,又能買得到想要的東西呢?

財商教育正正提供了完整的理財藍圖,輔助家長有效引導子女從小建立金錢觀。

俗語說:「三歲定八十」,小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一般由三歲開始,他逐漸明白、接觸和理解身邊的事物,這時候他們大多入讀幼稚園,同時是學習財商概念的第一個階段。此外,一兩歲的幼兒愛用口試探物件,一旦過了三歲就不會再把錢幣塞進嘴巴,家長亦可以指引他們洗手,確保安全衛生。

兒童財商教育的結束期大概是十三、十四歲。兒童到了這個年紀,對外界的認知觀念已成雛型,即使家長不教導他,他也懂得從學校、朋友,甚至廣告等渠道吸收信息,形成屬於自己的理財觀念。

財商教育配合孩子的成長而設計,隨著年齡增長而學習不同的課題,家長也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為每位家庭成員建立完整的理財認知。

關顯彬校長序家庭是孩子出生後最先接觸的生活環境,也是對孩子性格形成最早而時間最長的地方。每位父母的個性特點、教養觀念及方式,對兒女的健康成長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父母如何讓孩子理解金錢與孩子成長,是當今重要的生活課題。

在這點上,西方父母的做法頗值得為中國父母的借鑑,當中與我們中國人教子所說的「再窮不能窮孩子」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的是「再富不能富孩子」教養法。他們很早意識到讓孩子擁有天生的金錢優越感,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害而無一利。

即使富有的家庭,父母通常也只給孩子有限的零用錢,並鼓勵孩子從少年階段就去打工賺錢,嚐嚐錢滋味,從而明白生活中要用錢就必須先要賺錢,而有價值的財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積累,這個過程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基本概念,這點的學習遠比財富本身更有價值。

可惜現今一代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大多已經給父母(世界)寵壞了。盼望透過不同的文章,跟讀者反思財商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父母就要重新建立教養下一代的正確觀念:從小培養孩子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及勤勞奮鬥的精神,不要在物質上過份縱容,要讓他們明白,唯有靠自己雙手創造的財富,才是屬於自己的財富。這正正是現今一代父母遺忘了的一堂課。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1413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3: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曾敏儀女士序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提及。理財教育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一部份,它就像家訓那樣,每戶人家都會總括到一兩個精髓理念。

例如,有些家庭強調「節儉」,於是家長對孩子的理財灌輸,都是以慳得就慳為基礎,可行的話,寧願花時間步行至目的地,也要節省幾塊車錢。

亦有些家庭則堅守「絕不借貸」的原則,教導子女無論如何都不許借錢。父母根深柢固地相信「借錢是壞事」,所以有子女打算用數十年時間儲蓄到足夠的金錢,用現金買房子,結果他到40歲還沒有買到房子。

這些做法固然沒有對錯之分,但其實他們可以用更全面的思考去判斷、衡量,例如:要是時間花在別的地方,可以更有效辦事嗎?要怎樣運用金錢,才可以既配合家庭原則,又能買得到想要的東西呢?

財商教育正正提供了完整的理財藍圖,輔助家長有效引導子女從小建立金錢觀。

俗語說:「三歲定八十」,小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一般由三歲開始,他逐漸明白、接觸和理解身邊的事物,這時候他們大多入讀幼稚園,同時是學習財商概念的第一個階段。此外,一兩歲的幼兒愛用口試探物件,一旦過了三歲就不會再把錢幣塞進嘴巴,家長亦可以指引他們洗手,確保安全衛生。

兒童財商教育的結束期大概是十三、十四歲。兒童到了這個年紀,對外界的認知觀念已成雛型,即使家長不教導他,他也懂得從學校、朋友,甚至廣告等渠道吸收信息,形成屬於自己的理財觀念。

財商教育配合孩子的成長而設計,隨著年齡增長而學習不同的課題,家長也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為每位家庭成員建立完整的理財認知。

關顯彬校長序家庭是孩子出生後最先接觸的生活環境,也是對孩子性格形成最早而時間最長的地方。每位父母的個性特點、教養觀念及方式,對兒女的健康成長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父母如何讓孩子理解金錢與孩子成長,是當今重要的生活課題。

在這點上,西方父母的做法頗值得為中國父母的借鑑,當中與我們中國人教子所說的「再窮不能窮孩子」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的是「再富不能富孩子」教養法。他們很早意識到讓孩子擁有天生的金錢優越感,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害而無一利。

即使富有的家庭,父母通常也只給孩子有限的零用錢,並鼓勵孩子從少年階段就去打工賺錢,嚐嚐錢滋味,從而明白生活中要用錢就必須先要賺錢,而有價值的財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積累,這個過程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基本概念,這點的學習遠比財富本身更有價值。

可惜現今一代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大多已經給父母(世界)寵壞了。盼望透過不同的文章,跟讀者反思財商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父母就要重新建立教養下一代的正確觀念:從小培養孩子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及勤勞奮鬥的精神,不要在物質上過份縱容,要讓他們明白,唯有靠自己雙手創造的財富,才是屬於自己的財富。這正正是現今一代父母遺忘了的一堂課。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1413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4: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填滿一生 全是數字誰會真正知是何用意煩惱一生 全為數字圓滿的掌握問誰可以明明刨正23 為何彈出41誰人能夠預知4點34價位暴升變左1004憑號碼來認識你的IQ 你的身家你的體魄 你的一切人與數字有許多怪事看看計數機裡幽禁幾多人質

人生離不開和金錢掛鉤,如果搞不好和金錢的關係,我們的人生也很難搞得好。

歌曲想說的是,當我們把錢用在哪裡,我們的價值就在哪裡,也就是,對自己來說甚麼是重要的。所以透過如何用錢,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數字人生陳惠妍小姐序「家和萬事興」,那個家庭不希望呢?

讓我們看看一個在2014年,對成人所作的美國人壓力(Stress in America) 調查,顯示最常見的壓力來源是金錢(64%)、工作(60%)、家庭責任(47%)、個人健康(46%)。18%認為,金錢是家中禁忌話題;36%認為談錢讓大家不舒服。另一項在同年進行的調查也發現,接近80%的受訪者承認,經常因為個人財務而睡不著。

金錢確是導致家庭發生糾紛的「元凶」之一。尤期用錢和對金錢價值觀,往往從娘胎就帶出來了,非一時三刻改得了,只是我們有否在意。父輩覺得錢放銀行才安全、實在,不會也不想做投資理財;後輩即使多讀了點書,更會賺錢,卻依舊看著儲蓄數字不斷增加才愈有安全感。

我想起了一位朋友的遭遇,他出身自單親基層家庭,母親一直都對周遭生活欠缺安全感,即使兒子擁有了IT專業,在他找工作的兩、三個月間,她不時勸兒子不如當巴士司機,因為可以惠及全家免費乘車,又或叫他投考電燈公司技工,因為員工家庭電費有優惠。

兒子總向母親說他們的生活將會不一樣,再不會那麼艱苦。但他的生活方式、態度,仍在不知不覺中「陰魂不散」的繼承著。兒子的女友不時投訴,男友已是專業人士,工作穩定,拍拖出外用膳,男友仍永遠先看餐牌右邊價錢,並以價格範圍決定吃甚麽。因為母親自少教導,在外吃飯是奢侈的。

家庭環境由窮入富固然要適應,由富入窮更是大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不如意總是十有八九,我們不正是如此才必須要常念「一二」?所謂「居安思危」,「安」時我們不要抱怨上天賜予得太少,而是提醒自己不要珍惜得太少。擁有感恩的心,就會擁有不同的世界。當「危」驟然降臨,才讓我們變得強大。

孩子擁有良好理財教養,其舉止進退有度,在取捨之間能把握好分寸。「安」時,他可以喜不自勝,但不會得意忘形;「危」中,他可以黯然神傷,但不會意氣消沉。教育孩子理財是門科學,是種智慧,亦是對父母的考驗!或許這正是「家和萬事興」的其中基石。

李志誠博士篇—

帶著金錢走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1615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5: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填滿一生 全是數字誰會真正知是何用意煩惱一生 全為數字圓滿的掌握問誰可以明明刨正23 為何彈出41誰人能夠預知4點34價位暴升變左1004憑號碼來認識你的IQ 你的身家你的體魄 你的一切人與數字有許多怪事看看計數機裡幽禁幾多人質

人生離不開和金錢掛鉤,如果搞不好和金錢的關係,我們的人生也很難搞得好。

歌曲想說的是,當我們把錢用在哪裡,我們的價值就在哪裡,也就是,對自己來說甚麼是重要的。所以透過如何用錢,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數字人生陳惠妍小姐序「家和萬事興」,那個家庭不希望呢?

讓我們看看一個在2014年,對成人所作的美國人壓力(Stress in America) 調查,顯示最常見的壓力來源是金錢(64%)、工作(60%)、家庭責任(47%)、個人健康(46%)。18%認為,金錢是家中禁忌話題;36%認為談錢讓大家不舒服。另一項在同年進行的調查也發現,接近80%的受訪者承認,經常因為個人財務而睡不著。

金錢確是導致家庭發生糾紛的「元凶」之一。尤期用錢和對金錢價值觀,往往從娘胎就帶出來了,非一時三刻改得了,只是我們有否在意。父輩覺得錢放銀行才安全、實在,不會也不想做投資理財;後輩即使多讀了點書,更會賺錢,卻依舊看著儲蓄數字不斷增加才愈有安全感。

我想起了一位朋友的遭遇,他出身自單親基層家庭,母親一直都對周遭生活欠缺安全感,即使兒子擁有了IT專業,在他找工作的兩、三個月間,她不時勸兒子不如當巴士司機,因為可以惠及全家免費乘車,又或叫他投考電燈公司技工,因為員工家庭電費有優惠。

兒子總向母親說他們的生活將會不一樣,再不會那麼艱苦。但他的生活方式、態度,仍在不知不覺中「陰魂不散」的繼承著。兒子的女友不時投訴,男友已是專業人士,工作穩定,拍拖出外用膳,男友仍永遠先看餐牌右邊價錢,並以價格範圍決定吃甚麽。因為母親自少教導,在外吃飯是奢侈的。

家庭環境由窮入富固然要適應,由富入窮更是大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不如意總是十有八九,我們不正是如此才必須要常念「一二」?所謂「居安思危」,「安」時我們不要抱怨上天賜予得太少,而是提醒自己不要珍惜得太少。擁有感恩的心,就會擁有不同的世界。當「危」驟然降臨,才讓我們變得強大。

孩子擁有良好理財教養,其舉止進退有度,在取捨之間能把握好分寸。「安」時,他可以喜不自勝,但不會得意忘形;「危」中,他可以黯然神傷,但不會意氣消沉。教育孩子理財是門科學,是種智慧,亦是對父母的考驗!或許這正是「家和萬事興」的其中基石。

李志誠博士篇—

帶著金錢走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序言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1615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6: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有些父母不直接發給子女零用錢,而是他們認真負責家務後,才發給相對應的酬勞。畢竟長大後的社會不再有不勞而獲的事,所以從小開始,便給子女先從參與家務,開始體驗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以及付出與所得之間的因果關係。

做家務可以獲得酬勞?

健全人格較知識重要在理財方面,負責任的人不會受「先使未來錢」等眼前享樂,不顧後果的觀念影響。有責任感的人可以在財政上獨立,不倚靠別人,為自己的財務作出長遠計劃及安排,這正是理財教育核心價值。

為人父母者需要不斷思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到底注重什麼的培養才是最重要?考試名列前茅,還是取得鋼琴八級考試成績……?培養孩子看重健全人格多於知識,理財教育正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最好課題。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現實世界中,企業拿到股民的錢要有責任感;員工拿了公司的薪酬要有責任感;家庭為孩子付出也要讓孩子有責任感。因此,透過做家務,讓孩子深切體會責任感的重要,將來自然理財有道。

做家務 學理財

關顯彬校長篇—

先吃苦、後用錢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3433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7: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做家務可以獲得酬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一些家庭中,零用錢的多寡和孩子付出有密切關係。如果想要賺多一點零用錢,他們先與父母表達想法和討論可行之道,約定好父母期望孩子做某些家務及所允諾的酬勞,然後把大家討論的結果寫成家務清單,這樣孩子比較不會忘記自己的任務,父母也比較不會忘記該給的零用錢。

遵守約定,貫徹始終當跟父母約定好必須負責的家務後,記得提醒自己依照約定的時間完成。不該犯的錯是不是又犯了?早上起床有沒有整理床舖?出了房間有否隨手關燈?有沒有忘記餵家裡的寵物?如果違反約定,恐怕就得自食其果,被父母碎碎唸或扣除零用錢時,也只能默默接受,然後提醒自己下次要務必記得。

家務也是你的責任家務可大可小。有些小事是原本孩子就應該做的,像是保持自己房間的整齊清潔與執拾玩具,另外有些像是照顧寵物、洗碗碟、倒垃圾等,則視孩子的能力和家人一同分擔。

家庭成員本來就有責任互相幫忙、分擔工作,減輕父母的負擔,所以也有些父母主張孩子參與家務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不會發給額外酬勞。

按孩子的年齡及能力,以不影響其學業為原則,父母可與孩子商討家務安排,哪些家務是他們的責任,哪些是他們期望有額外酬勞。並訂定做家務時期及酬勞數額。更要提醒孩子,父母仍有最終決定權。

讓孩子想一想:

哪些家務本是他們的份內責任而不應談及酬勞 ? (加V表示)

哪些是他們想參與的家務,但期望有額外酬勞?(加?表示)

£ 執拾自己的物品及玩具

£ 執拾書包及保持書桌整潔

£ 餐前擺好桌子上食具

£ 摺疊自己的衣物

£ 掃地、拖地

£ 抹玻璃或家具

£ 整理客廳

£ 每天餵食寵物、清理寵物糞便

£ 倒垃圾

£ 定期幫盆栽澆水

£ 陪伴長者或照顧弟妹

£ 幫忙購物

£ 晾曬衣物

£ 洗碗碟

£ 其他:

關顯彬校長篇—

先吃苦、後用錢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3635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8: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做家務可以獲得酬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一些家庭中,零用錢的多寡和孩子付出有密切關係。如果想要賺多一點零用錢,他們先與父母表達想法和討論可行之道,約定好父母期望孩子做某些家務及所允諾的酬勞,然後把大家討論的結果寫成家務清單,這樣孩子比較不會忘記自己的任務,父母也比較不會忘記該給的零用錢。

遵守約定,貫徹始終當跟父母約定好必須負責的家務後,記得提醒自己依照約定的時間完成。不該犯的錯是不是又犯了?早上起床有沒有整理床舖?出了房間有否隨手關燈?有沒有忘記餵家裡的寵物?如果違反約定,恐怕就得自食其果,被父母碎碎唸或扣除零用錢時,也只能默默接受,然後提醒自己下次要務必記得。

家務也是你的責任家務可大可小。有些小事是原本孩子就應該做的,像是保持自己房間的整齊清潔與執拾玩具,另外有些像是照顧寵物、洗碗碟、倒垃圾等,則視孩子的能力和家人一同分擔。

家庭成員本來就有責任互相幫忙、分擔工作,減輕父母的負擔,所以也有些父母主張孩子參與家務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不會發給額外酬勞。

按孩子的年齡及能力,以不影響其學業為原則,父母可與孩子商討家務安排,哪些家務是他們的責任,哪些是他們期望有額外酬勞。並訂定做家務時期及酬勞數額。更要提醒孩子,父母仍有最終決定權。

讓孩子想一想:

哪些家務本是他們的份內責任而不應談及酬勞 ? (加V表示)

哪些是他們想參與的家務,但期望有額外酬勞?(加?表示)

£ 執拾自己的物品及玩具

£ 執拾書包及保持書桌整潔

£ 餐前擺好桌子上食具

£ 摺疊自己的衣物

£ 掃地、拖地

£ 抹玻璃或家具

£ 整理客廳

£ 每天餵食寵物、清理寵物糞便

£ 倒垃圾

£ 定期幫盆栽澆水

£ 陪伴長者或照顧弟妹

£ 幫忙購物

£ 晾曬衣物

£ 洗碗碟

£ 其他:

關顯彬校長篇—

先吃苦、後用錢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3635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9: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當孩子到了4至5歲,開始形成「以錢換物」的概念,可以嘗試購物。父母不妨引導他訂下購物目標,並且讓他嘗試付費。

先計畫,後購物出發之前,家長可以對孩子說:「現在爸媽要帶你去超級市場買東西,你先想清楚需要買什麼,不要看見什麼都想買。」引導孩子講出他的願望,例如一包餅乾、一筒糖果之類,決定好再出發。

家長亦可以告訴子女,這次只能花多少錢買東西。四歲的孩子還沒有學會運算,但已經學會數一至十,因此家長可以訂下十元以內的消費上限。

這種做法能為孩子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使他明白買東西前要先訂下目標,不要因即興購物而隨意揮霍金錢。

資源有限,分辨「需要」和「想要」當孩子進到店舖裡,看見架子上擺滿了五花八門的零食,可能「嘩」的一聲奔跑過去,興奮得什麼都想買。

4歲至5歲:購物都要有計劃

這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分辨:出發前訂下的目標才是他「需要」的食物,而後來進去看見的只是他「想要」的食物。進而延伸概念:原來有些東西是他的生活所需,但若他想更多、更漂亮的東西,那就不是必須買的,得不到也沒有影響。

孩子還需要知道:物品並非無窮無盡,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都可以擁有。例如家長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之前說好了只能買十元以下的東西,可是現在已經超過了,所以買不到。所以你就要先想清楚到底要買什麼,選了餅乾就不可以買糖果。」

學會格價,避免衝動消費建議家長帶孩子多逛幾家商店,除了去超級市場,亦可以帶他到便利店、雜貨店等等,讓他看看:「同一包餅乾,怎麼會有不同價錢?原來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教他購物前可以貨比三家,想清楚是否物有所值,無需一看見想要的東西就馬上買到手。

曾敏儀女士篇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8887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0: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當孩子到了4至5歲,開始形成「以錢換物」的概念,可以嘗試購物。父母不妨引導他訂下購物目標,並且讓他嘗試付費。

先計畫,後購物出發之前,家長可以對孩子說:「現在爸媽要帶你去超級市場買東西,你先想清楚需要買什麼,不要看見什麼都想買。」引導孩子講出他的願望,例如一包餅乾、一筒糖果之類,決定好再出發。

家長亦可以告訴子女,這次只能花多少錢買東西。四歲的孩子還沒有學會運算,但已經學會數一至十,因此家長可以訂下十元以內的消費上限。

這種做法能為孩子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使他明白買東西前要先訂下目標,不要因即興購物而隨意揮霍金錢。

資源有限,分辨「需要」和「想要」當孩子進到店舖裡,看見架子上擺滿了五花八門的零食,可能「嘩」的一聲奔跑過去,興奮得什麼都想買。

4歲至5歲:購物都要有計劃

這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分辨:出發前訂下的目標才是他「需要」的食物,而後來進去看見的只是他「想要」的食物。進而延伸概念:原來有些東西是他的生活所需,但若他想更多、更漂亮的東西,那就不是必須買的,得不到也沒有影響。

孩子還需要知道:物品並非無窮無盡,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都可以擁有。例如家長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之前說好了只能買十元以下的東西,可是現在已經超過了,所以買不到。所以你就要先想清楚到底要買什麼,選了餅乾就不可以買糖果。」

學會格價,避免衝動消費建議家長帶孩子多逛幾家商店,除了去超級市場,亦可以帶他到便利店、雜貨店等等,讓他看看:「同一包餅乾,怎麼會有不同價錢?原來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教他購物前可以貨比三家,想清楚是否物有所值,無需一看見想要的東西就馬上買到手。

曾敏儀女士篇

少年錢滋味

花錢、賺錢

8887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1: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少年錢滋味 - 花錢、賺錢

出版人 ︰李志誠博士作 者 :李志誠博士、關顯彬校長、曾敏儀女士、陳惠妍小姐總編輯 ︰林志成編輯 ︰陳雪瑤

出版 ︰華人家族傳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海防道35-37號海利行10樓電話 ︰852-3792-0060傳真 ︰852-3585-1086電郵 ︰[email protected]

設計 ︰Eye Design Company Limited印刷 ︰Eye Design Company Limited電話 ︰852-2527 0027網址 ︰http://www.eyedesign.cc

ISBN :978-988-14897-3-9初版印刷 :2018年4月售價 :港幣一百零八元正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Printed in Hong Kong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2: ©2018 by P³b [x bg PQlSø All Rights Reserved 林文光推薦序 李志 …€¦ · 金錢是日常生活必定接觸的東西,因此不論家庭富有或者貧困,家長都會

©2018 by 傳承學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