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el Yak and - Tzu Chitw.tzuchi.org/doc/20150609support_diary.pdf從 Hotel Yak and Yeti 所 提 供...

Post on 07-Oct-2020

2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Hotel Yak and - Tzu Chitw.tzuchi.org/doc/20150609support_diary.pdf從 Hotel Yak and Yeti 所 提 供...

二零一五年六月九日

慈濟尼泊爾

賑災醫療團

Hotel Yak and

Yeti

感恩茶會

九日晚間慈濟賑災醫

療團在指揮中心也是

團員下榻的飯店Hotel

Yak and

Yeti舉行感

恩茶會。感謝飯店提

供多項服務,讓志工

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賑

災工作。

為求謹慎,排練時協

調熊士民師兄與司儀

王明萌師姊一一確認

來賓唱名方式。

攝影者:張如容

在空間布置上,人人

互相補位。放上竹筒

,讓原本富麗的宴會

廳,多一分人文氛圍

攝影者:張如容

提供《證嚴上人與慈

濟世界》。透過感恩

茶會,讓參與的來賓

進一步認識慈濟。

攝影者:張如容

無處不是法,結緣品

鳳梨酥,布置成「立

體琉璃同心圓」。

攝影者:張如容

每一步驟皆謹慎,影

音播放檔由音控團隊

一一測試。

攝影者:張如容

平安吊飾擺盤,小型

的感恩茶會,但樣樣

齊全。

攝影者:張如容

為帶動〈幸福的臉〉

彩排;自己先笑才能

帶給別人歡笑。

攝影者:張如容

攝影者:張如容

協調組熊士民師兄代

表致詞。

「住在這兒

,給慈濟很多的方便

,使志工減輕負擔,

得到良好的作息,我

們愛您們。

攝影者:張如容

Hotel Yak and Yeti總經理Phili

Belhay

致詞。

Phili B

elhay

總經理

以英語、尼泊爾語、

菲律賓語問好,但對

未學馬來西亞語感到

抱歉。他很高興慈濟

人來此住宿,幫忙尼

泊爾。希望大家以後

再來,是快樂時光而

不是賑災,同時發願

每年四月二十五日捐

出個人所得來助人。

攝影者:張如容

宗教處施雅竹師姊分

享上人創辦慈濟,從

竹筒歲月開始,鼓勵

人人日日發善念。

攝影者:張如容

播放上人開示,賑災

醫療團隊在尼泊爾義

診的溫馨實錄。

攝影者:張如容

帶動手語〈一家人〉

,志工都穿插在飯店

的員工中,隨著歌聲

,感到家人般的溫馨

攝影者:張如容

帶動手語〈一家人〉

攝影者:張如容

志工帶動手語〈幸福

的臉〉。

攝影者:黃淑芳

活動圓滿結束,送上

結緣平安吊飾,祝福

吉祥。

參加活動的員工約五

十人,活動結束後,

人間菩薩招生,領表

員工有十八位。

攝影者:張如容

攝影者:黃淑芳

與飯店員工大合照,

雖然活動圓滿,也是

另一個美好的開始。

美味香積顧健康

從Hotel Yak and

Yeti所提供的廚房裡

,端出今晚色、香、

味俱全的菜餚。而烹

飪的大廚們,沒因上

菜而去休息,反而是

站在供餐區旁,準備

迎接訪視、醫療團隊

志工們回來用餐。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這群默默付出,守護

志工們的胃與營養的

就是香積組志工。

當眾人在用餐時,香

積組的志工還不時線

上關懷,「吃的習慣

嗎?」「會不會太辣

?」「有吃飽嗎?」

「鳳梨綠豆湯好吃喔

!」貼心的關懷令奔

波一日的志工們,一

洗塵勞、倍覺溫馨,

每天都期待著「回家

用餐」。

攝影者:陳國麟

香積組陳力壽來自臺

灣。他強調飲食原則

是:就地取材、珍惜

食物、尊重生命。

攝影者:陳國麟

簡單做、健康吃、跟

食物培養感情,是力

壽師兄戮力推行的理

念。

方永坤師兄,馬來西

亞志工,今年六十五

歲。

從受證至今,一直承

擔環保及香積的工作

。 攝影者:陳國麟

去年馬來西亞吉蘭丹

發生水災,慈濟於吉

蘭丹援建大愛屋,方

永坤師兄在那裡投入

了近四十二天香積工

作。

今年當尼泊爾發生地

震時,他即跟著報名

參加第五梯次的賑災

醫療團。「我很感恩

有這樣付出及參與的

機會!」

「媽媽一直希望我能

加入慈濟這個大家庭

。」蔡岳勳師兄雲淡

風輕地說,心中仍懷

著對母親何澤美的思

念。

蔡岳勳師兄年紀雖輕

但已經營一家團膳公

司。投入慈濟是因受

到母親影響。「我媽

媽非常愛慈濟,所以

她總是希望我們這些

子女,能跟著她一起

做慈濟。」兩年多前

,當母親往生後,他

才認真看待做慈濟這

件事。

攝影者:陳國麟

以父母給的身體行善

就是回報父母恩。

曾秀霞師姊長年參與

訪視及香積工作。面

對尼泊爾的豔陽,她

有個做菜哲學。

攝影者:陳國麟

尼泊爾天氣鬱熱,經

過一整天大太陽曝曬

,志工普遍出現食欲

不振的現象,她特地

設計幾樣開味菜,她

說:「睡不飽,總要

吃飽吧!況且我來這

裡的責任,就是要餵

飽大家的肚子。」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劉素琴師姊在臺灣與

曾秀霞師姊同區,承

擔多年的訪視工作。

素琴師姊有著從訪視

功能裡培養出來的細

膩觀察力。哪位志工

吃得少,或是食欲不

好,她總會耐心地勸

說:「來多吃點!要

聽話喔,多吃點才有

體力做事。」

司機Deepak

Basnet

年二十三歲,每天開

車載香積志工到市場

買菜。

攝影者:陳國麟

Deepak Basnet

總會幫

忙提菜及挑選新鮮的

蔬果,他說:「你們

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幫

我們,我做這些都是

應該的。」

早上的視訊會議結束

後,D

eepak

會開車載

志工前往市場採買兩

天左右的水果、蔬菜

攝影者:陳國麟

上星期六(

6/

6)

Deepak

更參加了慈濟

的志工培訓,正式成

為慈濟志工。

「買些西瓜消暑吧!

」「再來幾顆大香瓜

,補充維他命C

。」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買菜時,除了馬來西

亞的方永坤師兄用英

文交談外,大部分還

是需要D

eepak

翻譯成

尼泊爾語幫忙溝通。

攝影者:陳國麟

離開水果批發市場,

第二站來到蔬菜批發

市場。今天要煮豆腐

,先挑幾塊豆腐。再

買幾樣當季的蔬菜。

攝影者:陳國麟

挑好菜秤重後,由力

壽師兄付錢,依然保

持慈濟的禮儀,彎腰

、面帶笑容,雙手奉

上。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走到市場外圍,買起

香菇、葉菜類蔬菜。

攝影者:陳國麟

蔬菜批發市場菜色齊

全。

攝影者:陳國麟

五穀雜糧亦是樣樣不

缺。

攝影者:陳國麟

離開前再加幾串荔枝

、一些芒果,時令蔬

果帶來家鄉味。

回到向飯店借用的廚

房,挽起袖子,開始

準備菜餚。廚房空間

不大,四、五個人擠

在一起,分工進行倒

也井然有序,不覺擁

擠。

攝影者:陳國麟

攝影者:陳國麟

好菜燉煮的入味|人

情味、家鄉味,還有

濃濃的法親滋味。

老人遊民R

adh

a

醫療關懷

昨晚,宗教處陳祖淞

師兄是八十歲遊民

Radha的唯一家屬,陪

伴他在醫院急診室睡

了一晚。

56

Radha

爺爺今日的氣色

改善許多,雖然家屬

仍未出現,但有了志

工陪伴,臉上多了些

笑容。

57

由於醫院缺乏護理人

員,一切都要「家屬

」自行處理。今日的

醫療檢查,慈濟人就

是爺爺的家人,祖淞

師兄推床,將爺爺送

到X光室。

58

好心有好緣,志工們

找到ㄧ位曾到重慶學

醫的醫師,自願協助

尼泊爾語翻譯溝通事

宜。

59

慈濟賑災醫療團大醫王

們也來關懷,同時查看

X

光片。洪宏典醫師判

斷,爺爺骨盆骨折,但

因有多項慢性病,且身

體仍虛弱,並不建議開

刀。

60

邱玉芬師姊帶來熱食

,暖了胃,更暖了心

。 Radha

失了家人,

但有幸能有大愛。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