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交流合作 展示自我 合作共赢epaper.hljnews.cn/hljrb/20160713/03.pdf2016/07/13  · 3 要闻 责任编辑:徐晓海(0451-84655233) 执行编辑:史向阳(0451-84655067)

Transcript
Page 1: E-mail yaowen8900@sina.cn 交流合作 展示自我 合作共赢epaper.hljnews.cn/hljrb/20160713/03.pdf2016/07/13  · 3 要闻 责任编辑:徐晓海(0451-84655233) 执行编辑:史向阳(0451-84655067)

要 闻3 责任编辑:徐晓海(04510451-84655233)执行编辑:史向阳(04510451-84655067)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E-mail:[email protected]

□文/摄 本报记者 曲静

走进叶卡捷琳堡展览中心三号馆俄方展区,一处集汽车、直升机、精密仪器于一体、占地 800平方米的展区格外醒目,这里就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集团——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展区。在展区前,记者采访了该集团国际合作及地区政策部部长维克多·克拉多夫。

让记者惊喜的是,维克多·克拉多夫先生的汉语相当流利,这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听说记者来自黑龙江,维克多·克拉多夫先生明显也相当高兴,他告诉记者,自己可是哈尔滨的老朋友了,早在 1990年,哈尔滨举办的第一届哈洽会,他就带领俄罗斯的企业家代表团前往参加,此后,又多次参加哈洽会,去年的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二十六届哈洽会还参加过。“算一算,已经到过哈尔滨 50多次了。”维克多·克拉多夫笑着说。

话题就从哈洽会说开去,维克多·克拉多夫告诉记者,他见证了哈洽会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中俄经济合作从过去单纯的贸易向目前的全方位的合作进程。他断定,在未来,中俄制造业合作将大有可为。

这种判断,来自于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与中国各领域不断加深的合作。该集团旗下拥有约 700家企业,是俄罗斯装备制造业实力最强的企业集团。在机械制造、电子、航空仪器仪表、信息技术、通讯器材、生物技术、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化学工业、复合材料与新材料、钛生产等领域都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拥有成功合作经验,其下属企业与哈飞也有合作。

说到此次参展中俄博览会,他告诉记者,在当前俄罗斯与中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越来越紧密之际,企业携多项创新技术和新产品参展,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彼此的合作。他饶有兴致地一一向记者介绍参展产品。有一次加油可以跑 1000 公里的汽车,有无人驾驶飞机……一辆不断有人试驾的房车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车内宽大舒适,可以上网,开视频会议,还有盥洗室、卫生间,维克多先生介绍,它被称为“2020未来车”,全部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另一侧的直升机前,他告诉记者,飞机由该公司研发,将由中国企业制造。

说到未来的合作,他表示,双方的合作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出口进口整机设备、互相配套零部件、合作研发高新技术产品、联手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只要互惠互利,双方的合作前景一定非常广阔。

中俄装备制造合作大有可为

访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国际合作及地区政策部部长维克多·克拉多夫

(上接第一版)俄罗斯最大的国家集团公司“俄技集团”等8家企业的 11位总工程师代表,以及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 8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的 8名总工程师齐聚一堂,就制造业的发展瓶颈、管理方式、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

为进一步巩固对接,扩大广度,提高质量,在第三届中俄博览会举办期间,双方企业总工再度聚首。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碳厂、大连造船厂、沈阳北方重工集团、渤海船舶重工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沈阳机床集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 40余家中国制造企业和俄罗斯技术集团的直升机公司、“施瓦布”公司、

“技术动力学”公司、仪器制造联合公司、阿维斯玛公司、涡轮机公司、发动机联合公司、机床工业公司、卡马斯公司、汽车制造公司、乌拉尔光学机械厂、机械工业科学生产企业等 20余家俄罗斯企业悉数到场。

俄罗斯装备制造业实力最强的俄罗斯技术集团代表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该集团在机械制造、电子、航空仪器仪表、信息技术、通讯器材、生物技术、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化学工业、复合材料与新材料、钛生产以及其他行业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功合作经验,并表示,双方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双方的合作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出口进口整机设备,互相配套零部件,合作研发高新技术产品,联手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黑龙江省科学院党组书记赵梅表示,举办此次对接活动,是省科学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龙江丝路带”战略,发挥对俄科技合作优势,以总工程师独有的技术研判能力作为切入点,搭建中俄制造类企业精准对接的平台,最终实现两国同类企业“互补优势、共享资源,互购互投、共拓市场,互为依靠、共同发展”的对接目的。

会后,参会中方企业代表纷纷走入对口俄方企业展台,展开一对一交流研讨。

(上接第一版)当前,中韩俄三国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规划,得到了韩国和俄罗斯政府的积极回应。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韩国“欧亚合作倡议”和俄罗斯对接“欧亚经济联盟”战略有机结合,对于联通活跃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助推中韩俄三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发展,激活欧亚大陆的经济增长潜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加合作会议的企业家有一个共识,随着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物流供应链被重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未来,电商绝对不是某个点优秀,就能成功,而是整个供应链条的衔接和配合出色才能在众多电商中脱颖而出。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如此。而且跨境业务的物流运输更为复杂,这就对物流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一切都已说明,中国乃至全球均进入了一个大物流时代下的跨境电商新时期。

迎接跨境电商新时期,黑龙江省优势突出。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我省在开展与韩俄商务物流等方面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优势,拥有边境口岸 15个,开通了对俄空中航线 11 条、对韩空中航线 3 条。结合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建设,已实现了哈尔滨-叶卡捷琳堡-莫斯科-汉堡的哈欧班列、哈俄班列,以及哈尔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韩国釜山的哈俄亚陆海联运的常态化运营,有力地与俄罗斯“滨海一号”国际通道和俄远东超前发展区及自由港区对接,同时抓住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在适宜地区建设中韩合作区,推动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了陆海联运大通道,将中韩俄连接起来。打造对俄跨境电商平台 19个,海外仓 11个。

省商务厅副厅长孟林认为,目前已经形成的现代化的运输通道、便利化的口岸基础设施、常态化的跨境货运班列、产业化的货源基地、国际化的企业发展环境,是推进我省在中韩俄跨境物流与电商大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机械、电子、食品等方面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必将为跨境商务物流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哈尔滨市韩国人商会会长李成龙在观察与了解到黑龙江省在中韩俄跨境物流与电商合作的重要位置后表示,要将这一商业机会讲述给韩国企业家们。

中乌拉尔发展集团总经理顾问杰奥季伊·捷梅德日耶夫则表示出与黑龙江合作的热望,我们有贯通亚欧的优势,希望彼此合作,在大物流时代创造跨境电商奇迹。

我省在中韩俄跨境合作中优势凸现

推进务实合作助力转型升级

本报叶卡捷琳堡12日电(王巍 记者程瑶 王玮)11日,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与第七届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同期开幕。本报“龙商龙企赴俄考察团”40名企业家代表迎着叶卡捷琳堡灿烂的朝阳来到位于市郊的叶卡捷琳堡国际展览中心参会。在11日-12日短短两天的时间里,本报考察团企业代表与中外参展商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收获颇丰。

随着中俄博览会的开幕,占地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叶卡捷琳堡国际展览中心盛装迎客、彩旗飘扬。这里不仅是乌拉尔地区最大的展览中心,也是俄罗斯最大型和最现代化的展览综合体之一。经过大会贵宾接待处的大力协助,本报 40名代表顺利拿到参展胸牌进入展览中心。

一进展馆,考察团代表们迫不及待赶往位于2号馆的中方展区。中俄博览会首次走出国门在俄方办展,中方参展企业在展厅设计上也颇为用心。一进入2号馆,代表们就被中央展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带来的阿凡达乐队机器人所吸引,四个色彩明快的机器人一边演奏俄罗斯经典乐曲,一边翩翩起舞,中外客商纷纷驻足举起相机。本次中方展区共设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日用消费、资源开发、农林、工程技术和投资(物流与园区)、医药、金融文化旅游等 7个专业展览板块,考察团代表深入各个展厅,结合企业实际寻找商机、交流洽谈。

在哈尔滨高新园区展台,黑龙江掌中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良首先与该展台的机器人工程师就机器人技术问题进

行了交流和探讨。随后又详细询问了进驻哈高新园区机器人产业园的入驻条件、扶持政策等问题。把整个2号展馆详细考察一圈后,黑龙江富华集团总经理付恒芝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她先是与甘肃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农业物联网项目及技术引进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又与来自包头的一家包装公司进行了初步对接,最后还相中了省内七台河市红光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手工编织篮,准备用作高档大米等有机农产品的外包装,可谓收获满满。“能来国外参展的中国企业,第一证明企业非常有实力,第二说明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第三说明企业有这种开放创新的心态和理念,这正是我们希望合作伙伴所具备的条件,因此我们企业参加本次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赴俄考察团,来到俄罗斯参加第三届中俄博览会,真的是惊喜不断。”付恒芝说。而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单氏剪纸的传人单淑清更是凭借几张小巧玲珑的手工剪纸样品就拿到了辽宁省一家农产品公司全系列产品封面版权的几十万订单。

在两天的时间里,参团企业代表不但与中外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商务交流和合作洽谈,获取丰富商机,更有幸见识到世界顶级企业的会展设施和世界顶尖创新科技。企业家们纷纷表示,通过入选本报考察团参加第三届中俄博览会,不但获得了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先进企业经验的有效渠道,更获得了与国内外实力企业对接、扩展优质人脉圈、在国际舞台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

交流合作 展示自我 合作共赢本报“龙商龙企赴俄考察团”中俄博览会收获颇丰

本报“龙商龙企赴俄考察团”成员在第三届中俄博览会上。 王巍摄

第三届中俄博览会俄方馆展区。印蕾摄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阿凡达乐队演奏俄罗斯民歌。印蕾摄

大气恢宏的第三届中俄博览会现场。王巍摄

(上接第一版)乌拉尔工商会分别与省商务厅、省工商业联合会、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哈尔滨市道里区与第一乌拉尔斯克市签约,省高技术研究院与俄区域工程中心签约……

据省商务厅副厅长孟林介绍,此次在俄罗斯境内首开中俄博览会,主办地位于亚欧大通道,借此平台,可以引领企业走出去。分析双方合作潜力,在博览会上组织的商务活动,既有我省重头戏“黑龙江活动周·哈尔滨日开幕式暨中俄经贸合作交流会”,也有组织我省企业参加的国家级高端商务会议;既有传统领域的“森林资源开发合作圆桌会议”,也有适应形势变化创新推出的“中俄贸易和进口替代圆桌会”,还有东北亚地区特色明显的“中韩俄跨境物流和电商企业合作会议”,推介内容涉及建筑、农业、林业、矿产资源、基础设施、通信、港口建设、铁路、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体现了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需求,为企业从边境合作向俄腹地延伸夯实基础。

对接“一带一盟”亮出黑龙江的优势与活力

与黑龙江活动周·哈尔滨日开幕式及系列商务活动一道,在叶卡捷琳堡二号馆中方展区内,同样能感受到来自黑龙江寻求对俄合作新突破的热度。中方展区共有244家企业参展,黑龙江省参展企业占参展企业总数 61%,对接“一带一盟”新机遇,亮出了黑龙江的优势与活力。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东运国际的中俄国际城落户双鸭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次中俄国际城特装展区以最正统的中国风形象精彩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森工商务代表团由副局长王东旭任团长,12个企业为团员参加了第三届中俄博览会。6个国际标准展位,54平方米,展览展示了森林食品,木制工艺品,山特产品,旅游产业,养生保健饮品 5个方面,12大类,近百个品种,亮出了生态龙江的底气。

仅仅两天的洽谈、展示,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海林林业局在俄罗斯海外农业园区与耐力公司达成深入合作意向协议;林海雪原旅游项目推向了俄韩等国际市场;山河屯林业局与俄罗

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国际商务合作中心进行深入洽谈;黑龙江黑森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俄方企业就黑森品牌产品出口贸易达成了意向合作,黑森品牌的果糖果糕等休闲系列产品也得到了俄方顾客的喜爱与好评;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就沙棘系列产品开发及健康养生项目合作开发进行了前期调研。

这仅仅是记者采访到的一个小侧面。本届博览会,调研市场需求,设立了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板块、日用消费板块、资源开发板块、农林板块、工程技术和投资板块(物流与园区)、医药板块、金融文化旅游板块等 7个板块,各板块的黑龙江参展企业,将借中俄博览会展示黑龙江的优势与潜力。

深度挖掘产业对接凸显合作共赢

加深对俄跨境产业链对接、推进新材料领域合作、推动电子元器件开发和对接、加深农林深加工对接合作……在俄罗斯工业城市叶卡捷琳堡举办的本届中俄博览会,被赋予了深度挖掘产业合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期待。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哈尔滨展团组成部分参加博览会,并独立设置招商展位。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鑫达高分子集团,哈尔滨精英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展会中得到参展商的高度关注,并与俄方进行产业对接。俄罗斯契卡洛夫物流园、中乌拉尔集团分别与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帮助双方企业提供投资环境及相关经济领域信息、法律政策,为促进投资项目落地申请各项优惠政策,提供跟踪服务。帮助双方企业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和哈尔滨市布局定位。共同成立工作组,定期互派专员。双方建立代表处,共建合作机制。

据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平房区委书记于得志介绍,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中俄合作核心区建设,已启动了哈尔滨中俄跨境产业园、中俄国际商贸中心、中俄文化艺术品金融交易大数据系统建设和中俄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将有力推动中俄产业对接。

在亚欧大通道感受黑龙江的热度第三届中俄博览会俄方馆现场。印蕾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