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2016 COP21 會後報導 - PwC...【2016 年資誠新能源領袖論壇】 COP21 後產業的氣候變遷行動 會後報導 台灣地區 長期高度 依賴進口能源,加上核電廠不延役,將產生未來能源缺乏的風險。8

Transcript

【2016 年資誠新能源領袖論壇】

COP21 後產業的氣候變遷行動 會後報導

台灣地區長期高度依賴進口能源,加上核電廠不延役,將產生未來能源缺乏的風險。8 月 24日資誠(PwC Taiwan)與歐洲在台商務協會與中油以「新能源領袖論壇 COP21 後產業的氣候變

遷行動」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綠能產業的領袖與專家經驗分享。期望本次論壇,國內能源相關

產業與金融機構得以掌握綠色創新的商機,創造雙贏局面。

行政院長林全於日前宣布,甫於近期成立的「能源減碳辦公室」將協助經部規畫「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目標2年達成1.44GW裝置容量。另外,儘速推動風力發電、及選定沙崙作為能

源產業研發中心及國家能源決策中心核心基地,打造綠能發展重鎮等三項成果,以符合巴黎協

議精神,並定期檢討目標是否確實執行。

2016 年新能源領袖論壇,

邀請到經濟部長李世光

(右五)、歐洲在台商務

協會理事長 Mr. Bernd Barkey(左五)、資誠永

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

竹元(右四)、經部能源

局長林全能 (有三)、中油

副總經理張瑞宗(右一)及與

談貴賓。

為表達政府對「節能減碳」工作的重視及發展綠能的決心,經濟部長李世光特別蒞臨致詞表

示,再生能源目前被認為比較昂貴,然而歐洲因發展綠能反而促進經濟成長,鼓勵國內再生能

源研發與產業結合,並重申新政府對新能源的發展決心。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 Mr. Bernd Barkey 致詞時表示,今年 4 月 22 日(地球日),174 個

國家在紐約簽署了協議。臺灣新政府也接受了 COP 21 協議,並承諾到 2025 年增加總發電量

20%的再生能源。由於 ECCT 多年來一直敦促政府採取行動,減緩氣候變化,因此我們歡迎

這一承諾。歐洲國家都在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產業可持續發展低碳解決方案,而歐洲企業已經意

會到減碳對我們的重要,並改變經營方式上起了示範作用。希望這些作為能提供台灣企業參

考,為減少碳排放做出貢獻。

中油公司張瑞宗副總經理進一步表示,中油公司於 101 年成立綠能科技研究所,以推動公司發

展綠能相關產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加油站的經營除了提供加油服務外,也會提供充電、更換

電池等能源服務。中油並逐步打造綠色加油站,在可用空間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更新高效率

LED 燈具、注重節能以及綠化等,使加油站環境更為友善。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指出:「我國能源 98%以上仰賴進口,為因應 COP21 後的低碳訴求,加上核電廠不延役,未來台灣將籠罩在能源缺乏與限電的風險之中。但危機就是

轉機,如果能讓台灣走向再生及潔淨能源、創造低碳的新經濟模式,進而帶動大規模新能源投

資與技術創新,這股龐大商機,正是能創造出台灣下一波經濟成長的動能。」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 21)在 195 國代表鼓掌下通過巴黎協議,開啟人類對

抗氣候變遷的新篇章,也正式宣告世界邁向低碳 2.0 時代。隨後,經濟部能源局林全能局長以

「COP21 後國際能源發展趨勢」為題發表演說。

專題演講: COP21 後國際能源發展趨勢

經濟部能源局林全能局長

根據我國能源發展現況,2015 年 7 月實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2050 年碳排放,

將回到 2005 年的 50%以下。9 月經行政院通過我國「國家自訂預期貢獻(INDC)」,宣示

2030 年減碳較 2005 年減少 20%。為此,行政院於 2016 年 6 月 7 日成立能源和減碳辦公

室,除持續推動 2025 年達成非核家園外,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達 20%。

為提供安全穩定、效率、節淨能源供需體系,擬定五項推動策略如下:

經濟部能源局林全

能局長指出,推動

能源發展需多暸解

民眾想法,創造社

會認同作為、多思

考價值創造,創造

社會肯定成果、多

進行社會溝通,創

造社會支持氛圍。

一、 穩定開源及擴大需量管理,確保供電

為強化能源管理,除增加供給、降低尖峰負載之外,提高系統備轉容量率,將興建中的機組如

期完成,既有機組做好維修排程,確保正常運轉。為抑制尖峰負載,擴大時間電價實施,提升

用電大戶如工業及大型服務業的時間電價效益。

二、 積極多元創能,促進節淨能源發展

首先,確保低碳及高效率傳統基載發電,持續進行燃煤及燃氣基組更新,規劃於105~116年前

新增燃煤超超臨界發電基組共520萬瓩,及高效率燃氣複循環基組共1624.7萬瓩。此外,現有

天然氣輸儲設施供應容量已近飽和,預計2019年完成擴建台中天然氣接收站,可增加供氣量

100萬噸。另投入興建北部第三接收站(觀塘工業區),第一期工程投資約新臺幣600.83億元,預計2023年完成設備商轉,將增加年供氣量300萬噸,以供應新增燃氣發電機組所需。 並積極擴大再生能源發展,發展水力、生質能、離岸風力、地熱、太陽光電等,目標2025年綠能發電量達500億度、發電占比達20%以上、太陽光電目標為20GW。

三、 推動節能極大化,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節約能源推動策略包含技術研發、示範應用、獎勵補助、產業推動、能源查核輔導、教育宣導

與訓練、強制性規範與標準等7大面向。各項策略可循序漸進形成強制性標準,亦可單獨或搭

配執行,持續循環精進,促使節約能源市場轉型。並由政府帶頭,從產業響應、全民參與到建

築節能,推動新節電運動,降低需求量。 四、 加速布局智慧電表,促成能源管理智慧化

我國電力需求逐年成長,為抑低夏季尖峰負載,應由需求面加強作為,推動時間電價即為重要

項目之一。其中低壓用戶佔尖峰負載之51.6%,但選用時間電價比例僅占0.7%。 故強化推動低

壓智慧電表系統,配合時間電價及需量反應措施,帶動能源效率改善與行為改變,達到節能及

抑低尖峰之目標。設定目標106年開始20萬戶、109年完成100萬戶、113年完成300萬戶。

五、 推動電業改革,提升電力供應效率與品質

電業改革目標朝向發電發電市場公平競爭、電網公平公正使用、用戶購電開放選擇等方式邁

進。並成立電業管制機關,執行發電業開放能源配比、監管電力市場運作、爭議調處、確保用

戶權益、各類電價及收費費率審議。

專題分享與座談:新能源的發展趨勢

主持人: 簡又新/台灣企業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專題分享:黃冬梨/台灣中油(股)公司綠能科技研究所所長 Mr. Marsden Hanna/Google全球能源政策及市場開發經理 Mr. Bart Linssen /德商風電能源技術台灣分公司主席 張西龍/中鋼(股)公司能源環境事務推動辦公室助理副總經理

上半場專題分享邀請到,

(由右至左)台灣企業永續

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

黃冬梨所長、Google 全球

能源政策及市場開發經理

Mr. Marsden Hanna、德商

風電能源技術台灣分公司主

席 Mr. Bart Linssen 、中鋼

能源環境事務推動辦公室張

西龍助理副總經理,一同分

享新能源的發展趨勢。

主持人台灣企業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簡又新董事長指出,COP21 巴黎協定決定全球升溫不能

超過 2 度 C;以 17 項永續指標為例,第七項就為全人類有享受到永續能源的權利。最有效達

到永續能源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再生能源;另一個則是提高能源效率。簡董事長並提到

2015 年再生能源發展與投資最多的一年,全球規模已達到 2,859 億美金,較往年成長 5%,又

再生能源如風力與太陽能裝置容量佔所有發電的裝置容量的 53%,近年來發展再生能源最多

以開發中國家,投資 1,560 億美金,相對去年增加 19%為最多。由此可見,發展再生能源將成

為全球趨勢,為讓台灣競爭力不落人後,期望企業能做出典範,帶領台灣前進。

中油公司綠能所黃冬梨所長也指出,未來的能源轉型將從傳統化工技術發展成為生質能源,甚

至從傳統煤發電轉變為低碳能源。雖有成本增加,中油仍積極投入節能減碳,將傳統加油站轉

型為綠色加油站,並建置交換綠色能源的場所,讓使用者也感受到傳統能源產業結構轉型為綠

色產業的努力,中油未來發展重點將走向低耗能以及使用低碳潔淨能源。

Mr. Marsden Hanna 則 分享 Google 綠能發展及綠電購買政策,Google 希望未來的能源使用

都是由 100%再生能源運作,以 Google 資料中心為例,已達到全球最大非公用事業認購公

司。國際上使用綠電的大型企業不止只有 Google,媒體報導目前已經有六成的企業都有購買

綠電的策略,包括嬌生、聯合利華、杜邦、惠普等都積極進行購買綠電的計劃,且 2015 年購

買綠電的數量已為 2012 年的 3 倍。Google 在全球所購買的綠電超過 2.5GW,因為風能與太

陽能建置的價格為固定發展,期望未來消費者面對電力供應的成本也不會有漲幅。為讓能源穩

定供應,Google 希望建置電網乘載電力,也承諾採購自當地新的再生能源供應商,購買綠電

來協助當地發展再生能源的企業。購買高品質與穩定供應的綠電,需要配合當地國家的法令與

政策,而台灣官方現階段的綠電制度尚不符合 Google 需求,因此暫時不買綠電之後,期望未

來有機會能採購台灣的再生能源,也讓其他公司有機會購買再生能源,以幫助當地企業、再生

能源產業,帶動當地環境蓬勃發展。

德國最大風力渦輪製造商同時在台灣營運 20 年的 Enercon 主席 Mr. Bart Linssen,以綠色高

速公路來舉例,針對台灣風力市場發展及具有競爭優勢之風電價格,例如風力發電便宜, 1000 瓦的風力發電只需新台幣 1 萬元,而風力發電所需要的土地空間相對於太陽能發電來的

小,建置速度也較快快。會中提出社區投資的概念,以德國為例,50%是來自居民投資以提供

電力發展,這是歐洲實行已久的形式。除風力發展外,更能與地方發展結合,其中葡萄牙當地

60%再生能源生產,同時間創造出 1,800 個就業機會等。由此可見,建立風力發展的綠色高速

公路是具有發展潛能。

從本業延伸,在地做起,為中鋼公司從鋼鐵業發展到綠色能源,中鋼能源環境事務推動辦公室

張西龍助理副總經理提出,風力發電於中鋼的優勢與發展。誠如新政府提出的循環經濟,一方

面中鋼公司積極承攬國內風場 EPC 工程,讓設置離岸風機等相關工程施工技術能在地化;另

一方面也推展中鋼風電,建立完整的供應鏈,並提出住家與企業就能建立小型再生能源供應系

統。此可與中鋼新一代的儲能技術將過剩或不平衡之太陽能、風能電網結合成為儲能系統。

專題分享與座談:新能源效率的提升與應用

主持人:朱竹元/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公司董事長 專題分享:蔡榮騰/台達電子工業(股)公司企業本部副總裁 Mr. Dereck Devlin /阿特拉斯科普柯(股)公司總經理 龔柏丞/施耐德電機(股)公司配電事業部總經理 陳坤宏/天泰能源集團總經理

下半場專題分享邀請

到,(由右至左)資誠

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

長朱竹元、台達電子企

業本部蔡榮騰副總裁、

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

Mr. Dereck Devlin 總經

理、施耐德電機(股)

公司配電事業部龔柏丞

總經理、天泰能源集團

陳坤宏總經理分享自身

的成功觀點。

當全球還存在認為再生能源是「很昂貴」的觀念,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BNEF)一份最新報告指出,風能將率先成為舉世最便宜能源,之後將被太陽能超

越。到 2040 年,風力發電計畫開發成本將會比現在再下跌 32%,太陽能電池發電計畫開發成

本則將下跌 48%。到了 2030 年,太陽能將取而代之,成為最便宜能源。相同的據彭博新能源

財經年初所收集的數據,中國新能源投資額達 267 億美元。美國同期內投資 134 億美元,名

列第二。歐洲海上風電以及中美兩國太陽能投資猛增,促使 2014 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增長

16%,達 3,100 億美元。

第二場座談一開始邀請到台達電子 蔡榮騰副總裁分享台達電子的綠能策略。蔡副總裁指出,

台達電子從 2009 在高雄世運主場館年開始發展太陽能,產生出至少 110 萬度電;2015 年在

日本大阪建置太陽能發電廠,更賣電給關西發電廠將近 200 萬日幣,累積台達電子的發電經

驗,更是華人區第一個自營的發電廠。電動車領域方面,充電系統,例如充電站與儲能在海外

都有相當的發展。而省電節能、智能製成方面,自動化相關產品,如空調、電梯等,台達電都

有卓越的發展,並幫助客戶有效發展節能。

「我們需要能源,但我們也需要減少能源使用。」跨國性工業集團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總經

理 Mr. Dereck Devlin,提出全球工業 35-40%能源消耗都來自於機械,而永續生產力也跟節能

有關,Atlas Copco 重視開發的產品強調節能效率,更協助客戶節省電力,提升運轉效率,以

達到永續生產力。Mr. Devlin 指出跨國企業在台灣的發展不只是大型企業需要節能,協助中小

企業節能甚至逐漸減少成本開銷,尤其台灣中小企業非常重視成本,每一塊錢都要省,選擇能

源效率轉換高的策略,更是使中小企業持續重視節能的動力。

法商施耐德電機重視台灣的 IT 產業,包括能源解決方案。總經理龔柏丞指出,「優化能源效

率之前,需要知道現況」,施耐德電機每年投資的 266 億歐元其中 5%投資在產品開發與提升

能源效率。未來獨立發電廠,透過系統或管理公司蒐集成可運用的資訊,而蒐集後的分析數

據,可透過雲端管理平台監督,甚至未來可以控制與操控訊息,以通訊設備來解決客戶的問

題,進而發展為未來能源管理的策略。

彭博資料指出風能、太陽能開發的成本會逐年下降,以太陽能設備開發為例, 2040 年將會比

現在成本降低 48%,甚至預測到了 2030 年會低於風能的成本。而從事分布式太陽能電廠開

發、投資及管理的天泰能源 陳坤宏總經理指出,從 2012 年在彰化大城台西村設立的第一個

497KW 太陽能發電站開始,天泰能源已在雲嘉南地區裝有 270 座太陽能電站,總發電容量達

70MW。發電量平均都比台電公告多出 19.4%以上,目前為台灣市佔率第一,近期更得到瑞士

私募基金,接近 300 億台幣的投資。天泰能源在取得建立太陽能電廠需要的土地的過程中,

需跟在地居民做良好的溝通。陳總經理也呼籲綠能產業必須團結起來,尤其去年因颱風造成設

備的損害,進而讓部分的綠能產業,拿不到金融機構的融資。因此,太陽能電站需要長期支持

與努力,產業界也應一起努力,希望未來太陽能電站在台灣土地遍地開花。

(紀錄/蔡承璋&彭俞軒、攝影/陳柏宏)

若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聯絡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蔡承璋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2) 2729-6666#21750